从实践中找成因 用发展观抓举措
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是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那么,在新形势下,针对未成年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如何进一步探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新途径和新举措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作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一、近年来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县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此引起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多,各种娱乐场所、黄色书刊和不良的社会风气等都严重地冲击着未成年人的思想健康,使得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在不断增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全社会急需解决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由于未成年人有着不同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当前尤其是不良传媒的影响,造成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㈠犯罪年龄低龄化。
㈡作案手段智能化、成人化。
㈢犯罪性质暴力化、团伙化。
㈣犯罪目的盲目化、犯罪意识幼稚化。
㈤犯罪结果严重化、恐怖化。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自我保护的能力很弱,因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方面,主要是内因,但外在的因素也有增长的趋势。
㈠内因:①独生子女个性心理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遇到不良思想侵蚀时,自我防范力、抵抗力下降,从而涉入违法犯罪的歧途。②贫富两极家庭下养成的片面特殊个性心理因素,造成社会“免疫力”下降。③青少年自身素质不够全面、不够成熟的因素,法制意识淡薄、自由主义严重,分不清是非,自控能力差。
㈡外因:①家庭方面的影响,如无能力教育,盲目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畸形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极大。②学校方面的影响,如重智轻德, 法制教育薄弱,教育方法不当,师德不够健全,教育观念的偏差造成的影响。③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