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我有一个梦想》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2 16:32: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我有一个梦想

学习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理解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揣摩重要词句,结合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学习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述的和平斗争主张

学习难点

揣摩重要词句,结合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学法指导

1、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演讲词的魅力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在师生互动中共同探讨课文。

教 具

多媒体课件,学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超越梦想》)刚才我跟有的同学谈了谈个人的梦想,有的同学梦想是遍览祖国大好河山,做当代的徐霞客;有的同学梦想是做一名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历史上一些人物的梦想是什么呢?杜甫的梦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陆游的梦想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海子的梦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生多次遭受流放的俄国浪漫诗人普希金,他的梦想是能像大海一样自由奔放。那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著名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走进他的梦想。 二、作者简介

马丁· 路德· 金(1929—1968),神学博士,牧师,被誉为“黑人知音”。美国民权运动领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8年3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终年39岁。其政治主张的核心是

“非暴力主义”。 三、解题

标题“我有一个梦想”中心落在哪个词上?——梦想。

看了这个标题,大家最急于知道的问题是什么?——“我”有怎样一个梦想? 其次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然后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 四、走进梦想(分析文章的主体思想)

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探讨来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明确这三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探究思考:1、“我”有怎样一个梦想? 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梦想? 3、我们怎样实现这一梦想?

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来讨论思考一下这三个问题,看看这些问题的答案分别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可以找到,并且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 ①探讨问题一

师: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马丁?路德?金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讲述了他的梦想? 明确:18、19、20、21、23、25六段

师:同学们找的是既快又准确,很不错。下面我们就听一下马丁?路德?金关于梦想的这部分录音。(课件播放原英文录音)

师:因为是英文,大家可能听不明白具体意思,但是我们明显可以听得出,有一句话多次出现,哪句?我梦想有一天。从作者讲到到第三个“我梦想有一天”的时候,群众开始欢呼,到后来所有人为之振奋。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排比、反复。

师:排比、反复的运用具有什么效果?

生:6个“我梦想有一天??”形成排比、反复,如长江大河滔滔奔涌,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加强了语势,使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师:正是排比、反复手法的运用使演讲有气势有激情,才会感染听众,使听众备受鼓舞。能够打动现场的二十多万人,这个人的梦想一定能能够实现。

那作者的梦想到底是什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当中归纳概括) (课件出示)梦想:实现自由、民主和平等。 师:这部分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生:对自由、民主、平等的强烈渴望。

学生诵读,感受其激情、气势和氛围。 ②探讨问题二:

师:马丁?路德?金对自由、民主、平等强烈渴望,说明梦想没有实现,现实生活中黑人没有得到这些权利。同学们结合背景找出哪个段落是在写黑人的现状。 背景资料

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奴,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四百多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黑人的社会地位依然非常低下。南北战争之后,林肯总统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但一百多年后,20世纪50到60年代,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依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贫困,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社会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和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在南方的许多洲,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巴马州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丁·路德·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黑人民权运动,并成为最杰出的领袖。他曾在21 个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1963年,他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力。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他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演说。他不用稿子而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告诉了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生:第2段。

师:请大家找出文中表现黑人现状的关键词语。

悲惨、镣铐、枷锁、压榨、贫穷、孤岛、蜷缩、流亡、骇人听闻 学生讨论、品味解读这些关键词语。

“镣铐”“枷锁”“压榨”等词,突出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罪恶。 “孤岛”,凸现美国社会黑人白人之间的贫富悬殊、待遇极其不公平。 “萎缩”“角落”,让人形象地感受到黑人社会地位的低下,被社会所遗忘。

“流亡”是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而美国的黑人却成了“故土家园的流亡者”,这又为什么?

——因为白刃占据了他们的家园。白刃反客为主,可恶!黑人反主为客,可悲! (课件补充一些黑人受歧视的图片加以形象说明) 师:黑人的现状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哪个词? 生:悲惨。

师:(课件展示)如果把“一百年后的今天”去掉好不好?

比较阅读,删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去掉后面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主要内容不变,但语气显然不如原文更有气势。无法表达出黑人受歧视时间之长,受压迫之深。 师:面对黑人悲惨的现状,作者什么感受? 生:悲愤。

师:我们齐读,试着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让学生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1、语言有气势。2、感情充沛。3、(结合演讲词这种文体)会使听众受到鼓舞。) ③探讨问题三:

师:生而平等是人最基本的权利。黑人有法律保障却仍然受不到公平待遇,作者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斗争方式去实现它呢?从文章中找出相应段落。以及体现斗争方式的词语。 学生:7、8段

“举止文明,纪律严明” “我们不能因此不信任所有的白人。” (学生回答,结合课文重要语句,进行归纳总结) (课件出示)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的和平的方式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决心)

(课件出示)马丁?路德?金语录:

“我们要抵抗,因为自由从来不靠恩赐获得。有权有势的欺压者从不会自动把自由奉献给受压者。??权利和机会,必须通过一些人的牺牲和受难才能得到。”但是,“仇恨产生

搜索更多关于: 《我有一个梦想》 的文档
《我有一个梦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o4io3jgff10e609mkm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