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毕业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8:41: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可编程控制器的引进、应用、研制、生产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开始的。最初是在引进设备中大量使用了可编程控制器。接下来在各种企业的生产设备中不断扩大了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目前,我国已可以生产中、小型可编程控制器。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可编程控制器在我国酱油更广阔的应用天地。 2.4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PLC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语言、助记符语言、流程图语言和布尔代数语言等。其中前两种语言用得较多,流程图语言也在许多场合被采用。在此介绍梯形图语言和助记符语言的编程及其特点。 1.梯形图语言

(1)梯形图与继电控制的区别

梯形图结构沿用继电控制原理图的形式,采用了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线圈和功能快等结构的图形语言。对于同一控制电路,继电控制原理图和梯形图的输入/输出信号基本相同,控制过程等效。二者的区别在于继电控制原理图使用的是硬件继电器和定时器,靠硬件连接组成控制线路,而PLC梯形图使用的是内部继电器、定时器和计数器,靠软件实现控制。因此,PLC的使用具有很高的灵活性,程序修改过程非常防那个边。如图所示是继电器线路图和与其等效PLC的梯形图。

SB1SB2KMKMX0X1Y0Y1(a)(b)

图(a)中SB1为常开按钮,SB2为常闭按钮,KM为继电器线圈。按下启动按钮SB1,继电器KM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KM合,由于常开触点KM与启动按钮SB1并联,即使松开启动按钮SB1,已经闭合的常开触点KM仍然能使继电器KM的线圈通电,这个常开触点称做“自锁”触点。停止时按下停止按钮SB2,继电器KM的线圈失电。图(b)中X0为常开触点,X1为常闭触点,Y0表示输出,其工作状态受X0、X1信号控制,逻辑上与图(a)相同,但是SB1、SB2均为物理实体,而X0、X1等表示的可能是外部开关(或硬开关),也可能是内部开关或触点(内部软继电器触点)。

8

(2)梯形图的格式

1) 梯形图按行从上到下、每行从左到右的顺序编写。PLC执行顺序与梯形图的编写

顺序一致。

2) 图左、右两边的垂直线分别称为起始母线和终止母线。每一逻辑行必须从起始母

线开始画起,终止母线可以省略。

3) 梯形图中的触点有两种,即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这些触点可以是PLC的输入触

点或内部继电器触点,也可以是内部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的状态。同一标记的触点可以反复使用,次数不限。这是因为每一触点的状态存入PLC内的存储单2.助记符语言

助记符语言是PLC的命令语句表达式。用梯形图变成虽然直观、简便,但要求PLC配

LD——表示输入一个逻辑变量,每一逻辑行起始出必须使用这一指令; AND——逻辑“与”,表示输入变量串联; OR——逻辑“或”,表示输入变量并联; ANI(AND NOT)——逻辑“与非”; LDI(LD NOT)——逻辑“非”,表示相反; OUT——表示输出一个变量; END——表示程序结束;

X2X4X1Y1Y1X3X4Y2X3X1Y2END 9

0 LD X2 1 DR X1 2 DR X3 3 ANI X4 4 ANI X1 5 DUT X1 6 LD X4 7 DR X2 8 ANI X3 9 ANI X1 10 DUT X2 11 END

图2-1 小车往返控制梯形图及助记符

在使用这些逻辑指令时,需要注意一下两点:

1) 梯形图中的各触点,如图中X1、X2、X3等,各对应的是PLC中的一个存储

单元,而不是简单对应触点本身的物理实体。所以,使用者不要把梯形图中的触点符号和实际的触点开关等同起来。在梯形图中,这些符号只是一个逻辑变量,常开触点断开时为逻辑“0”,接通时为逻辑“1”。

2) 图中的X2、X3、X4等作为输入端子分别接到三个外部触点开关上,这些触

点开关本身是常开触点。在梯形图中如果要求这些触点作为常闭开关使用时,则须将输入状态求反后在存入PLC总,即使变量输入指令中使用LDI或ANI。

2.5 基本逻辑指令系统 逻辑取与输出线圈驱动指令

LD:取指令,常用于常开触点与母线连接。 LDI:取反指令,常用于常闭触点与母线连接。

OUT:线圈驱动指令,用于将逻辑运算的结果驱动一个指定线圈。

单个触点串联指令

AND:与指令。用于单个触点的串联,完成逻辑“与”运算。

10

ANI:与反指令。用于常闭触点的串联,完成逻辑“与非“运算。

触点并联指令

OR:或指令。用于单个触点的并联。 ORI:或反指令。用于单个常闭触点的并联。

串联电路块的并联指令

当一个梯形图的控制线路由若干个先串联、后并联的触点组成时,可将每组串联的触点看作一个块。与左母线相连的最上面的块按照触点串联方式编写语句,依次相联的块叫做子块。每个子块左边的第一个触点用LD或LDI指令,其余串联的触点用AND或ANI指令。每个子块的语句编写完后,加上ORB指令作为指令的结尾。ORB指令的作用是将串联块相并联,是块或指令。

并联电路块的串联指令

当一个梯形图的控制线路由若干个先并联、后串联的触点组成时,可将每组串联的触点看作一个块。与左母线相连的块按照触点并联方式编写语句,依次相联的块叫做子块。每个子块左边的第一个触点用LD或LDI指令,其余串联的触点用OR或ORI 指令。每个子块的语句编写完后,加上一条ANB指令,表示个并联电路块的串联。ANB将并联块相串联,为块与指令。

置位与复位指令

SET指令用于对逻辑线圈M、输入继电器Y、状态S的置位;RST指令用于对逻辑线圈M、输入继电器Y、状态S的复位,对数据寄存器D和变址寄存器V、Z的清零,还用于对计时器T和计数器C逻辑线圈的复位,使它们的当前计时值和计数值清零。

使用SET和RST指令,可以方便地在用户程序的任何地方对某个状态或事件设置标志和清除标志。

移位指令

SFT:移位指令,用于移位寄存器的移位。 移位寄存器的使用说明:

1) 数据输入端 由OUT指令构成数据输入端。数据输入端接点的通/

断状态决定移位寄存器首位的状态。 2) 移位输入端 由SFT指令构成移位输入端。

11

搜索更多关于: 毕业设计 的文档
毕业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oci14nnin6b8ve014fw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