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___(填“实”或“虚”)像。若其中的一个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m,水深5m,那么它像的顶到端水面的距离为__m。
(2)勤于动手的小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所患的眼疾是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解析:镜面 虚 80 缩小 照相机 近视眼 【解析】 【详解】
(1)山峰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山的虚像;若其中的一个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80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与平面镜的距离,则它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m。
(2)由乙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u>2f、f 27.用手边的铅笔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手指压铅笔尖手感到疼,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 (2)先用一根橡皮筋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水平匀速直线拉动,如图乙所示.可根据两种情况下___比较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 (3)如图丙所示,若笔尖的面积是0.5mm2,笔尾的面积是0.4cm2,两个手指用3N的力对压铅笔的两端,则与笔尖接触的手指受到的压强为____pa,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 解析:相互的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变化 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6×10 6 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6×106N 【解析】 【详解】 (1)手对铅笔尖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铅笔尖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根据图书两次运动时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变化,比较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书在桌面上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书在铅笔上时,书受到的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书在铅笔上运动时,橡皮筋的长度短,这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3)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笔尖对手的作用力等于3N; 则与笔尖接触的手指受到的压强:p= F3N6 ==6×10Pa; S尖0.5?10?6m2 6×106Pa的物理意义是1m2受到的压力为6×106N.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解析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A1、A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表,都有3 A和0.6 A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则 A.R1:R2=4:1 解析:A 【解析】 【详解】 B.R1:R2=1:4 C.R1:R2=1:5 D.R1:R2=5:1 A1测量R1的电流,A2测量干路电流,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指针偏转角度相同,两个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一定不同.A2是使用0﹣3A的量程,A1是使用的0﹣0.6A的量程.A2的示数是A1示数的5倍,所以I=5I1, 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得:I2=4I1, 根据R=得: ∴R1:R2=故选A.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I2:I1=4I1:I1=4:1. A.载重汽车安装了很多车轮 B.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D.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解析:C 【解析】 载重汽车安装许多车轮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A错;铁轨铺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B错;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故C正确;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D错;应选C. 3.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 s内,小明跑得更快 C.8 s内,小明的速度是5 m/s D.8 s内,小华跑的路程更长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D、分析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大,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B错误; C. 时间t=8s,由图象可知,路程s=40m,小明的速度是v==st40m=5m/s,因为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8s运动,前2s,小明的速度也是5m/s,故C正确.有图像知8秒钟他们通过的路程相等故D错误.故选C. 4.如图所示是车顶的外掀式天窗.行驶时,将天窗前面关闭,后面微微向上打开,就能“抽出”车内污浊的空气.这是由于天窗开启后(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