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册
1 神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2、学习本课,掌握生字新词,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会用它造句。 3、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一类字,三个多音字。会认7个二类字。理解“伶俐、婉转、吩咐、寒暄、粗枝大叶”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结构,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单元导读,明确训练重点。
2、导入:同学们从小就爱听故事,爱读故事书,尤其喜欢童话、神话、民间故事。我们要学习的第一单元就是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在流传中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基体修改和加工。它们长期在民间流传,但无确定的作者。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流传于蒙古族人民中间的故事《神鸟》。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 2、分组学习生字。
A轮读会认字,认读会写字词。B交流多音字。C理解词语。 三、达标检测,汇报交流: 【出示课件】
1、我会读:伶俐淙淙包袱 2、我会组词。
伶()婉()唉( ) 铃() 碗()挨( ) 玲( )
噪( ) 澈( )贼( ) 燥( ) 撤( )绒( ) 躁( )咐( )附( ) 3、多音字
mēn() gēng()mán()
闷{ 更{ 埋{
man()gang()mái()
4、听写重点词语:婉转、捉贼、口干舌燥、清澈、 5、理解词语。(找出句子读一读,再解释) 伶俐、婉转、吩咐、寒暄、粗枝大叶、 四、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许多国家的荒地、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有成功。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都被它用讲故事的方法逃脱了。)
2、课文讲述了几个故事?试加以概述。
(三个:猎人错杀忠实的狗、尽职的猫被农妇错杀、阿尔拜错杀善良的乌鸦的事) 3、有表情的朗读你喜欢的故事。指生朗读。
4、回顾全文,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来讲述故事的?
1
语文下册
提示: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神鸟却用讲故事的方法三次逃脱了,这是课文中的大故事。在这个大故事中,又隐藏了三个小故事。
因此这篇文章采用了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结构来讲述故事。使得故事情节完整,让人一口气读完故事,并且内容更加丰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小组合作探究) 分两部分:(先总后分) 一、(1——3)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许多国家的国王、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有成功。
二、(4——结束)依尔特戈尔可汗决心要把神鸟捉住,但三次捉到神鸟,都被它用讲故事的方法逃脱了
五、质疑不懂的问题。(小组合作相互释疑,解决简单的问题) 六、出示目标:(或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1、学会13个一类字,三个多音字。会认7个二类字。理解“伶俐、婉转、吩咐、寒暄、粗枝大叶”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结构,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板书设计:神鸟
忠实的狗
三个故事尽职的猫
善良的乌鸦
文章结构:大故事套小故事 【布置作业】:
1.读课文三遍,签字。思考书后1、2题,在书上做旁批。 2.听写课后生字词。
3.完成《作业本》上相应的字词题。 课后反思:
2
语文下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会用它造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故事情节。并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从前,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许多国家的皇帝、大臣、富翁都想得到它,但都没有成功。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到神鸟,都被它用讲故事的方法逃脱了。)
2、理清文章结构。(即分段)
3、小组质疑上节课未解决的或有价值的问题,师梳理总结。 二、出示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会用它造句。 三、合作学习,小组讨论。 1、指名读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课文(4——16),想一想: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组内互相说一说)抓住要点:
(1)、有约定。神鸟老老实实让可汗捉住,又约定“既~~也~”(指导朗读,并试用此关联词造句)
(2)、讲的故事中狗、猫、乌鸦的遭遇都令人惋惜与同情; (3)、可汗被打动,叹了气; (4)、神鸟逃脱。
3、除了神鸟,课文还写了哪些人物、动物?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想法?文章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愿?
(一)提示:
(1)默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2)这样的狗、猫、乌鸦为什么被猎杀?(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汇报:(1)、分别谈谈你对猎人、农妇、阿尔拜,以及对狗、猫、乌鸦的看法。
A猎人(守信、不贪别人钱财)——杀——狗(忠实)错
B农妇——打死——猫(轰苍蝇、赶蚊子、追赶、咬死老鼠:忠于职守)错 C阿尔拜:——打翻毒水、找到泉水——被打死-----冤
(2)、这样的狗、猫、乌鸦为什么被猎杀?
(明理:如果遇事不经过仔细的调查,弄清事情的真相,那么,善良的人也会办错事,甚至会伤及无辜,伤害忠良)
(3)练习朗读:同桌三人分角色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故事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要体现出人物的特点。(抽一组读)
(二)文章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愿? ①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②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③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是怎么表达的?
3
语文下册
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齐读最后一段。
“唉,算了吧,确实没办法捉回它了”可汗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就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这个结尾你看出了什么?(组内交流)
(1)、可汗也富有同情心。 (2)、神鸟确实聪明,它知道凡是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这样的故事打动,一定会发出同情的叹息声的。
(3)、告诉人们:要做善良的人。 四、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要点:①人们捉不到它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2、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总结: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3、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五、布置作业: 1、《作业本》中相应的理解题。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3、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板书设计:神鸟
忠实的狗猫的尽职乌鸦的善良
(道理:告诉人们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 教学反思: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