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共享单车的部分结构,单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都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和B和C,如图所示。正常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角速度大于B点的角速度 B.A点的线速度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C点的角速度小于B点的角速度 D.C点的线速度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2.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用了极限思想法
②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③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④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 A.②③④ ( )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A、B两个物体在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x,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t
A.2-4s内,物体A的加速度是B的2倍 C.t=4s时,A、B两物体相距40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t=6s时,A、B两物体相遇 D.t=2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最小速度 B.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可以不在在地球的赤道平面内
C.若使空间探测器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其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
D.已知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和运行周期T,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引力常量G已知) 5.如图所示,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A、C、D三点电势分别为1.0V、2.0V、3.0V,正六边形所在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则B点的电势为
A.1.0V B.1.5V C.2.0V D.3.0V
6.如图所示,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相隔一定距离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从静止同时释放,则两个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 ).
A.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大 B.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 C.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 D.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大
7.某质点同时受到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个恒力作用而平衡,某时刻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以后这物体将( )
①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②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其轨迹可能为抛物线;④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如图所示,汽车甲通过定滑轮拉汽车乙前进,甲、乙分别在上下两水平面上运动,某时刻甲的速度为v1,乙的速度为v2,则v1:v2为( )
A.1:cosβ B.sinβ:1 C.cosβ:1 D.1:sinβ
9.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的双星系统,他们都围绕月球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O点运动生物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 ( ) A.1:6400 C.80:1
B.1:80 D.6400:1
10.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 AO>OB,则
A.星球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 B.星球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 C.星球A的角速度大于B的角速度 D.星球A的周期大于B的周期
11.如图所示,O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图中P1、P2、P3等位置,通过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来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关于本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小球受力平衡可知F=mgtanθ,故带电小球所受力F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来表示
B.保持小球带电量不变,依次将小球悬挂于P1、P2、P3,发现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越来越小,说明F与距离成反比
C.保持小球处于位置P1,减少O所带的电荷量Q,发现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越来越小,说明F与O所带电荷量Q成正比
D.保持小球处于位置P1,减少小球所带的电荷量q,并保持小球和O之间的距离不变,发现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越来越小,说明F与小球所带电荷量q成正比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质量为m1、m2的两物体分别受到相同的合外力F的作用,产生的加速度分别是6 m/s2和3 m/s2,当质量是M = m1+m2的物体也受到相同的合外力F的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 14.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15.两轮用皮带传动,rA:rB:rC=3:2:1。则轮边缘上的 A、B、C 点 的线速度之比 vA:vB:vC=____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 aA: aB:aC=_________________ 。
16.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__________(“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17.能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
18.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砝码及砝码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A的质量为m1,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为m2.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小于m1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
图象
(2)下图是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则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计算: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填“甲”“乙”“丙”).
19.物理小组利用频闪照相和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试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300g和200g
②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③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④把A、B两滑块放到导轨上,并给他们一个初速度,同时开始闪光照相,闪光的时间间隔设定为△t=0.2s.照片如图:该组同学结合实验过程和图象分析知:该图象是闪光4次摄得的照片,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cm刻度范围内; 第一次闪光时,滑块B恰好通过x=55cm处,滑块A恰好通过x=70cm处;碰撞后有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请问:
(1)以上情况说明碰后____(选填A或B)物体静止,滑块碰撞位置发生在_____cm处; (2)滑块碰撞时间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____s;
(3)设向右为正方向,试分析碰撞前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____kg?m/s,碰撞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____kg?m/s,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__. 20.如图甲所示,是用电火花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重物质量为0.2k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