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中国石油大学考试期末复习题——《油藏工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9:17: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

《油藏工程》期末复习题一、概念/解释题(可用公式答题)

1、复杂断块油田 2、切割注水 3、井筒存储效应 4、采油速度 5、水侵系数K2 6、试采 7、地层系数 8、含水上升率 9、储量丰度 10、表皮效应和表皮因子 11、注水方式 二、简述题

1.简述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2.应用水驱特征曲线示意图评价油田开发调整后措施有效、无效、变差。

3.若规定采油井为中心注采单元为“正”,试绘出反九点法面积井网示意图(井位画在节点上),写出这种井网的注采井数比,并通过绘图说明如何将油井转注把“反”九点法井网变为五点法井网。 4.地层压力频繁变化对弹塑性(压力敏感)介质油藏产生的影响。 5.解释常规试井分析方法早期、晚期资料偏离直线段的各种原因。 6.简述油田开发的程序。

7.油藏物质平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方程的推导方式。 8.水压驱动的开采特征。

9.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及布置井网时应满足的条件。 三、综合应用题

1.给出弹性水压驱动的形成条件,推导其物质平衡方程式,并指出这种驱动方式的生产特征(画出示意图)。

2.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 精品文档

12、驱动指数 13、底水锥进 14、面积注水 15、周期注水 16、产量递减率 17、视粘度

18、单储系数 19、导压系数

20、油田开发 21、调查半径

精品文档

3. 叙述MBH法求取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与步骤。

4. 推导考虑毛管力、重力,一维均质地层的分流量方程,分析影响含水率大小的因素?

《油藏工程》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概念/解释题(可用公式答题)

1、复杂断块油田:含油面积小于l km的断块油藏,且地质储量占油田总储量50%以上的断块油田,称为复杂断块油田。

2、切割注水: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较小的面积,成为独立的开发区域

3、井筒存储效应:在压降或压力恢复试井中,由于井筒内流体的压缩性或其它原因,往往会出现在油井开井和关井时,地面流量和地下流量不相等,出现了续流和井筒存储现象,而这两种现象对压降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产生的影响叫井筒存储效应。 4、采油速度: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5、水侵系数K2:单位时间单位压降下,侵入到油藏中的水量。

6、试采:开采试验。试油后,以较高的产量生产,通过试采,暴露出油田生产中的矛盾,以便在编制方案中加以考虑。

7、地层系数:地层渗透率与厚度的乘积,可根据试井曲线的不稳定流阶段曲线斜率求得

2

2.121?10?3q?Bkh?m

fw'?8、含水上升率:

?fw(sw)?sw

9、储量丰度:?o?N/A?100h?(1?Swi)?o/Boi

10、表皮效应和表皮因子:地层受到损害或改善,井筒附近地层渗透率发生变化,在渗流过程中存在附加的压力降,该现象称为表皮效应。其影响大小用无因次常数s表示,称作表皮因子。并且:

s??ps/(q?/2?kh)

11、注水方式:注水井在油层所处的部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 12、驱动指数:某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13、底水锥进:在有底水的油藏中,油井生产时的压力梯度使近井地带的油水界面升高,油层下面较重的水使流体梯度得以平衡。在平衡力作用下使油水界面呈锥状分布,这种现象叫底水锥进。 14、面积注水:注水井和生产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其实质就是把油层分割成许多更小的单元,一口水井控制其中之一并同时影响几口油井,而每一口油井又同时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在几个方向上受注水井影响。

15、周期注水:周期注水就是周期性地改变注入量和采出量,在地层中造成不稳定的压力场,使流体在地层中不断地重新分布,从而使注入水在层间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层间渗流,促进毛管吸渗作用,增大注入水波及系数及洗油效率,提高采收率。

16、产量递减率:单位时间的产量变化率,或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的百分数。 其方程式为:a??dQ/Q/dt。 17、视粘度:?r?1?1/(kro?o?krw?w)

18、单储系数:SNF?N/(Ah) 19、导压系数:??k ??Ct20、油田开发: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商业价值的油田,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至开发结束。 21、调查半径:供给半径或研究半径,ri?3.386二、简述题

1.简述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1) 把特性相近的油层组合在同一开发层系,以保证各油层对注水方式和井网具有共同的适应

性,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层间矛盾。

(2) 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保证油田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具有较长的稳

产时间和达到较好的经济指标。

(3)各开发层系间必须具有良好的隔层,以便在注水开发的条件下,层系间能严格的分开,确保层

系间不发生串通和干扰。

(4)同一开发层系内油层的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压力系统和原油物性应比较接近。

(5)在分层开采工艺能解决的范围内,开发层系不宜划分过细,以利于减少建设工作量,提高经济效果。

kts ??Ct?

另外,多油层油田如果具有下列特征时,不能够用一套开发系开发: ① 储油层岩性和特性差异较大;

精品文档

最新中国石油大学考试期末复习题——《油藏工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oml39h9nj75cln2z0an3ef8l940oa007u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