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策的研究
一、我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1.实践案例教学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案例情景描述下的实践活动。通过引入生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感性认识由浅入深地理解、掌握审计学理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 2.随堂模拟仿真操作
仿真操作常被运用在会计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这也是实践教学形式的一种。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在接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采用仿真操作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可以更形象、深入地领会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内涵式专项实践课程实验
内涵式课程实验是指将一门课程划。分成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进行讲授。具体来说,是将课程的总学时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学时,另一部分是实验学时。当然,在时间方面也可采取灵活性原则,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将内涵式课程实验安排在某章理论内容讲授完毕之时,也可安排在全部理论内容结束之后。
4.独立集中实践实验课程
我院会计学专业一般会开设《财务会计模拟实验》等独立的实验课程,往往采取集中实践教学的方式开展,开设周数常达到3-4周之久。这种典型的实践教学方式往往容易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因为一方面学生有了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和平台,使感性认识达到相对的高峰值,另一方面学生在开展模拟实验时可以与同学相互合作,一起学习、交流、切磋和进步。 5.假期实践和毕业实习
假期实践和毕业实习作为直接实践的方式,在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大都会有安排,一般来说假期实践形式尚不具备在内容上结合较深会计专业程度的条件,而毕业实习则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实习,也是毕业上岗之前的必要训练和经历。 二、我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实践课程的设置缺乏体系
从目前我院开设的实践计划看,主要注重的是独立实验课程的开设,缺乏体系化建设的思想,各门实验课程之间缺乏系统化,导致各门实验课程的内容缺乏良好的衔接,课程内容出现重复,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也无法得以较好的体现,进而可能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实践教学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首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比例体现出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以及教师的授课内容方面存在着偏重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
而忽视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的倾向。 3.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仍显薄弱
从师资情况看,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且实务经验不足的问题。我院教师的教学任务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像内涵式课程实验、案例教学、毕业论文指导等实践教学活动一般教师都可以胜任,但是专业综合性实验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还需要对企事业单位的现行实务操作非常熟悉。
4.忽视实践教学成果的总结与交流
我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年年都在进行,可是却往往忽视了对教学成果的及时总结和广泛交流。实践教学的成果是教师从事实践教学活动的智慧结晶,应当得以妥善保存和充分交流。而教学成果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总结和运用往往会影响日后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5.实践教学的渠道尚待拓宽
由于我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渠道涉及面较窄,导致学生缺乏运用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在不同行业开展会计实践训练的平台。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待于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来拓宽实践教学的渠道。
三、优化我院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1.重视实践课程的优化设置
高职院校对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考虑。第一,注重对实践课程体系的合理规划。可以将课程实践教学划分为专业课程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