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赛虎静静地听,卧在她脚边抬头看她。眼睛美丽明亮,流转万千语言。兔子却心不在焉,跳跳走 走,三瓣嘴不停蠕动。
12○兔子尾随她走向葵花地深处。兔子的道路更窄,兔子的视野更低。世界再大,在兔子那里也只剩 一条深不见底的洞穴。而我妈高高在上,引领兔子走在幽深曲折的洞穴世界里。我妈不唱歌的时候,洞 穴前不见头,后不见底。我妈唱歌的时候,洞穴全部消失。兔子第一次看到天空和海洋。
13○劳动纯洁而寂静。我妈心里惦记着该锄草的那块地,惦记着几天后的灌溉,惦记着还没买到的化 肥。所有这些将她的荒野生活填得满满当当。她扛着铁锨从地东头走到地西头,心里一件一件盘算。突 然一抬头,看到了世上最美丽的一朵云。她满满当当的荒野生活瞬间裂开巨大的空白。她一时间激动又 茫然。她想向世上所有人倾诉这朵云的美丽。她想:在倾诉之前,得先想好该怎么说。于是她就站在那 里想啊想啊。云慢慢变化,渐渐平凡。她心中的措辞却愈加华美。她又想唱歌。仍旧想不起一首。这时 她发现兔子不见了。她想,兔子和云之间肯定有某种神秘的联系。至少它们都是白的。
14○赛虎也是白的。但它是不安之白,退避之白。它有无限心事。它总是不被允许进入葵花地。因为 它的腿受过重伤,我妈不忍心它走动太多。她对它说:“不许跟着我,就在这里自己玩。我一会就回来 接你。”它似乎听懂了,原地卧下。我妈边走边回头望。它一动不动凝视她,乖巧得近乎悲哀。它是黑 暗之白,破碎之白。我妈无数次离它远去,也无数次转身重新走向它,抱起它,一同深入葵花地深处。
5
1 5我做好了饭,在蒙古包里等我妈回家。等着等着就睡着了。哪怕睡着了,也能清晰感觉到置身睡 ○
眠中的自己是何等微弱渺小。睡眠是地球上第二巨大的事物。第一巨大的是安静。我在梦中起身,推开 门,走向远处的葵花地。走了千百万年也没能抵达。千百万年后我独自醒来。饭菜凉了,我妈仍然没有 回家。
6
1 6吃饭的时候我妈再一次称赞:“这里真好 ○
1 7我说:“那出门干嘛还锁门 ○
?”
!
一个人也没有!”
1 7她语塞三秒钟:“关你屁事。” ○
9.为什么第○10到○13段反复写妈妈“唱歌”?(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扣住“凝视”一次,分析第
14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第○15段的内容,自选一种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构思的角度赏析文章结尾三段。(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3--15题。(8分)
咏怀
5
阮籍
①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注】①阮籍:三国时魏国人,“建安文学”重要作家阮瑀的儿子。
②乌号:良弓名。
②
13.对作者与嵇康等七人并称的雅号判断
A.建安七子
B.
邺中七子 正确.. 的一项是( C. 竹林七贤 D.
)。(1 分) 正始七贤
14. 对本诗赏析不正确)(3分) ... 的一项是(
A.“壮士”句,用“何”字,直抒胸臆,奠定全文基调。
B.“驱车”,描绘出证,承上启下,推进情节发展。 C.“岂为”句,巧用反问,强调语气,增强诗歌气势。 D.“忠为”句,采用互文手法,交代了远赴战场的原因。 15.清人方树东认为这首诗“雄杰壮阔”,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1题。(18分)
1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人也。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 ○篇。
2贺少为骑士,从军数有功。自武帝为太子时,贺为舍人,及武帝即位,迁至太仆。贺夫人君孺, ○
卫皇后姊也,贺由是有宠。元光中为轻车将军。军马邑。后四岁,出云中。后五岁,以车骑将军从大将 军青出,有功,封南窌侯。后再以左将军出定襄,无功,坐酎金,失侯。复以浮沮将军出五原二千余里, 无功。后八岁,遂代石庆为丞相,封葛绎侯。时朝廷多事,督责大臣。自公孙弘后,丞相李蔡、严青翟、 赵周三人比坐事死。石庆虽以谨得终,然数被谴。
3初,贺引拜为丞相,不受印绶,顿首涕泣,曰:“臣本边鄙,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 ○
上与左右见贺悲哀,感动下泣,曰:“扶起丞相。”贺不肯起,上乃起去,贺不得已拜。出,左右问其 故,贺曰:“主上贤明,臣不足以称,恐负重责,从是殆矣。”
4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军钱千 ○
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之。 后果得安世。安世者,京师大侠也,闻贺欲以赎子,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 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安世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有私,及使人巫祭祠诅上,且上甘泉当驰 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然数被遣.( )
(2)从事殆.矣(
)
6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相同的一项。( 2分) (1)父子并居.公卿位(
A.安居.乐业 A.无与伦比.
)
官任职 C.居.
D.后来居.上 D.比肩接踵 .
B.岁月不居.
(2)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
) 比.坐事死(
震动 C.比权量力 B.地比..
)
18.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B.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C.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D.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1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
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第③段判断公孙贺不接受丞相之职的
)(2分) 直接原因... .是(
A.公孙贺担心自己出生边远地,见识浅陋,不利于管理国家。
B.公孙贺担心自己靠军功做官,没有全面治理国家的才能。 C.公孙贺担心自己像前面三位丞相一样被责罚,处危险中。 D.公孙贺担心自己在英明君主的监管之下,难以施展才能。 21.概括公孙贺的品格,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6题。(13分)
枕中十书序
(明)袁宏道
①
1人有言曰:“胸中无万卷书,不得雌黄人物。”然书至万卷,不几三十乘乎?除张司空外更几人哉! ○
予于汉刘向、唐王仆射、宋王介甫、苏子瞻见之,然自子瞻迄今又三百余岁□,予于杨升庵、李卓吾 之。或说卓秃翁,孟子之后一人,予疑其太过。又或说为苏子瞻后身,以卓吾生平历履,大约与坡老暗 符,而卓老为尤惨。
2予昔令吴时,与卓吾游黄鹄矶,语次及著述书,李卓吾便点首曰“卓老子一生都肯让人。难著书 ○
则吾实实地有二十分胆量,二十分见识,二十分才力,若信得过否?”予唯唯,遂诘之曰:“尔数部中, 谁是最得意者?”卓吾曰:“皆得意也,皆不可忽也。《藏书》,予一生精神所寄也;《焚书》,予一 生事迹所寄也;《说书》,予一生学问所寄也。别有十种,约六百余纸,于中或集诸书,或附己意,此 予一生神通,游戏三昧所寄也,尚未终册,完当从门下校之。”自是分袂,伊南我北,卯酉相望。不数 年,卓吾竟以祸殒,昔哉!
②
见
3乙酉,予主陕西试事毕,复谢,天子恩命,夜宿三教寺,寺高阁敝筐中,获其稿读之,不觉 ○
大叫惊起。招提老僧,执光相顾。予澻询曰:“是稿何处得来,束之高阁?”老僧曰:“乡者温陵 卓吾被逮时寄我物也,嘱以秘之枕中,毋令人见。今人已亡,书亦安用!”予曰:“暿,奇哉!不 意今日复睹卓吾也,卓吾其不死矣!”惜书前后厄于鼠牙,予以囊受卓吾之祝,故于燕居时续而全
7
之,付冰雪阅而订之,藏之名山,俟有缘者梓而寿之。
【注】①袁宏道:文学家,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 性灵学说。②李卓吾:名贽,号卓吾,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晚年被诬下狱,自 刎于狱中。
的一项是( 22.填入第①段方框内虚词恰当..
A.也
B.矣
C.乎
D.欤
23.第①段写“坡老”的用意是:
的一项是( 24.对第②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
)。(1分)
。(2分)
)(3分)
A.李卓吾著书立书特别真诚用心,从不让人。 B.李卓吾著书胆量见识和才力,超过一般人。 C.李卓吾著书更讲究信用,超过常人二十分。 D.李卓吾除著书外,其他方面都可以谦让人。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70分
27.随着国门打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现代生活方式层出不穷;传统生活方式面临 种种挑战,人们处于难以抉择的境地。
对“传统生活方式面临种种挑战”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答案示例及评分标准
一(10分)
1、(5分)(1)暮霭沉沉楚天阔
(2)断桥头卖鱼人散
双调
(3)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
登临(或者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2、(5 分)?A(2)D
二(70分)
(一)
(16分)
3、(3分)答案示例:全球化能力是一种分析、理解和交流的能力。包括分析全球跨文化问题:正确认 识由于差异导致的自己对他人想法的影响;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以开放、适宜和有效的方式与不同背 景的人交流的能力。
评分说明:“分析全球跨文化问题”
“正确认识由于差异导致的自己对他人想法的影响”“
3个点,答对1点给1分。
尊重他人
并以开放、适宜和有效的方式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为
4、(2分)答案示例:个体在实现某个目标过程中所秉持的心态。包括对其他文化的人的开放态度、对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