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招投标发展对策创新研究
《工程建设电子招投标行业诚信自律公约》。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的《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已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投标。为了配合《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于同年9月18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招投标信息公开的通知》,要求抓紧出台电子招投标办法和技术标准规范,充分发挥电子招投标在促进信息公开、提高招投标活动透明度、推动招投标监管信息和交易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效率和公众服务能力方面的作用;2013年2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联合制定的《电子招投标办法》正式发布,办法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中明确提出了电子招投标系统由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行政监督平台三部分组成的总体思路。这些文件将为规范电子招投标活动,促进电子招投标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国家商务部是我国的电子招投标的先锋。2001年,商务部在国际招标中率先运用电子化系统,其主要招投标业务流程均实现了在线操作。近几年来,电子招投标在我国逐步得到推广,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与此同时电子招标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从单纯的设备、材料类货物招标逐步拓展到工程和服务类招标领域;电子招投标所涵盖的环节也进一步扩大,早期的电子招投标仅局限于网上发布招标、中标信息,具体的招投标关键流程并不能实现电子化,现在的电子招投标模式已逐步发展到在线开标、电子评标等各个环节。在商务部之外,各个地方政府也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大力推行电子招标。四川省于2007年采用了电子评标系统进行评标;2008年4月,苏州正式开通国内首个建设工程远程评标系统;宝钢国际委托的“网络设备及相关技术服务”项目顺利完成了网上招投标工作,标志着全国第一个网上全流程招投标项目的诞生。此外,广州、深圳、安徽、郑州等省市的电子招投标系统也进入了实质性运行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第十六条中明确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在我国电子招投标应用初期主要是运用建立公共服务网站的方式发布招标公告、资格审查公告、中标公示等静态工程项目招投标信息。这是
22
22
王国防.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系统平台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 10 -
电子招投标发展对策创新研究
我国电子招投标发展的第一阶段。
2003年《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颁布,要求彻底改革工程计价方法。通常一个工程项目的评标时间是一周左右,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评标专家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在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差错。因此,引入计算机辅助评标技术,是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迫切要求,而计算机辅助评标技术的基础就是解决电子标书的创建及管理这一核心问题。标书电子化及计算机辅助评标相结合标志着在工程项目领域开展电子招投标应用进入了第二阶段。
招投标全流程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是全面实施电子招投标的必备要素,其涵盖了招标项目立项、发布招标公告、投标报名、在线购买招标文件、提交投标文件、在线澄清答疑、在线开标、在线评标、评标结果公示、中标公告、招标备案、合同备案等全流程电子化和协同化。具体表现形式有:第一,从标书无纸化到标书网络化。第二,从人工评标到计算机辅助评标。第三,从各信息化模块独立运行到整体协同工作,实现从基于纸质标书的传统人工招投标到基于电子标书的电子招投标的最终平稳过渡。电子招投标全网运行平台是电子招投标应用的第三阶段。全流程电子化、网络化和规范化是我国电子招投标应用第三阶段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均在逐步尝试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应用和推广。国家电网公司是我国较早开展电子招投标探索和实践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最初,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开始实行和推进采购活动的集中招标,全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30余家省公司的输变电物资集中到北京统一招标。集中招标开始阶段,招评标全流程采用较为传统的人工纸质手段。发标阶段,招标人发售纸质招标文件,投标人到北京统一购买招标文件。开标阶段,投标人递交密封的投标文件,开标现场开启密封信封,人工唱标并记录。评标阶段,评标专家打分后手工汇总计算,并最终排序。集中招标的投标人众多,投标文件数量巨大,每次接收的纸质投标文件超过20吨。仅开标唱标一个环节,便要耗时8个多小时,开标过程中主持人、唱标人、记录人等岗位均需两组人员轮换。传统的手工评标费时费力,物资采购进度需要保证,同时评标过程不能出现计算差错,往往需要评标委员会不分昼夜地集中工作两到三天,专门核对、校验数据。虽然国家电网公司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从业务流程和各关键节点人员安排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但庞大的纸质文件和数据量仍是无法完全
- 11 -
电子招投标发展对策创新研究
靠人力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的,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有可能影响到电网物资的集约化发展模式。自2006年起,国家电网公司开始探索将电子信息化技术手段与招投标、开评标工作相结合,直到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数据库层次的全流程数据贯通,不再依靠接口导入数据,实现了投标人离线编制投标文件等新的功能要求,具备了电子化单轨制运行的条件。国家电网公司近期成功实施的电子化单轨制招标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树立了成功范例。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第三批招标项目是国家电子招投标办法实行后国家电网公司第一个总部集中招标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在本次招标中成功实施了电子招投标,验证了电子招投标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可以为电子招投标继续推广推进提供范例支撑。从电子招标平台带来的便捷性分析,本次集中招标项目的参与投标人682个,报价文件多达23024份。按纸质文件换算,投标文件近70吨,仅开标唱标需要至少70个小时。使用电子化单轨制招标后,对报价文件的解密只需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操作,完成23024份报价的解密时间仅为42秒,解密成功率100%,开标仪式在2小时内完成,评标工作在5天内完成。不借助电子化信息手段,要完成如此繁复的工作是难以想象的。由此看出,电子招投标是招投标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建设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的意义
传统招投标平台的缺陷在于因人为因素参与而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虽然新的法律条款和规范已经出台,但如果不能在实际招投标流程中及时有效地落实,将给行政主管部门和投标企业带来潜在风险。从解决当前招投标领域的突出问题的角度出发,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对于提高招标采购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监管能效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首先,互联网信息传播无边界的特点,决定了招投标电子化对招投标信息实行“三公”和接受社会监督是十分有效的。其次,电子招投标交易管理平台将业务规范执行中的人为操作失误率降到最低,保证业务流程的规范实行,降低了操作风险,全面提升了招投标活动规范性水平。最后,电子招投标不仅提升了采购效率,实现了传统招投标运作工具创新,而且是现代社会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它安全的商业环境、严谨的业务流程、完善的运行配套、丰富的业务资源和强大的技术保障都是未来招投标行业乃至其他商业活动的发展方向。
- 12 -
电子招投标发展对策创新研究
1.提升招投标效率
其一,简化采购审批流程。在传统招投标模式下,采购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备案手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时间。而通过电子招投标平台,文件资料全部通过网络传输,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实行网上申报,随时随地在线审批采购项目,全面提升了工作效率;其二,节约时间成本。招投标各方通过标准化的电子数据文件进行沟通,减少了因个人对招标文件理解偏差产生的澄清、答疑的时间;其三,修改便捷。传统的招标书和投标书每次都需人工重新编制,而使用了电子招投标的手段后就变得极为方便,一些固定的章节如投标人须知、投标文件格式可以在电子招投标平台中固化,只需修改少部分章节即可;其四,简化开评标流程。传统招投标模式下需要接收投标人的纸质文件,而通过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投标人只需在网上递交电子投标文件,简化了接标、开标环节流程。评标环节中,专家在计算机辅助系统中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通过设置评标办法相关参数,可以实现商务部分的评分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的可能性;专家打完分后系统自动进行计算,统一生成报表,大大提高了评标专家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评标质量;其五,增强保密性。评标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组设定不同的计算机pin码、系统生成随机密码等方式,保证专家账号的安全保密;其五,提升公正性。在电子招投标过程中,澄清答疑都通过系统平台以电子文件形式传输,招投标双方不会发生面对面的接触,不仅缩短了项目评审周期,也对招投标活动中的廉政风险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2.保证投标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由于互联网具备开放、普遍与交互的特性,比起其他类型的媒体,在公平、公正和公开方面有更明确的体现。电子招投标的方式因此能使招标流程变得更为公开和透明,从而促进竞争的公平性。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加强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保障,那么也能够根除暗箱操作的现象。将招标公告、澄清答疑、评标结果及时发布在电子招投标系统平台上,不仅促进了“阳光采购”,也由此根除了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寻租行为,招标人、投标人和监管部门能够对整个招标过程进行监督,掌握其时效性及合法性情况,促进招投标程序的竞争性与参与度提升。通过将电子评标室等硬件设施和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相结合,能够固化采购流程和操作步骤,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干预,做到招标采购全流程的公开、
- 1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