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结构与性质
1.磷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它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1)基态磷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______;该能层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____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_______形。
(2)磷元素与同周期相邻两元素相比,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磷与Cl2反应,可以生成PCl3和PCl5,其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中,P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磷化硼(BP)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图甲为其晶胞,硼原子与磷原子最近的距离为a cm。用M g·mol-1表示磷化硼的摩尔质量,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磷化硼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
(5)H3PO4为三元中强酸,与Fe3+形成H3[Fe(PO4)2],此性质常用于掩蔽溶液中的Fe3+。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__________________;PO34作为________________为Fe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
(6)磷酸盐分为直链多磷酸盐、支链状超磷酸盐和环状聚偏磷酸盐三类。某直链多磷酸钠的阴离子呈图乙所示的无限单链状结构,其中磷氧四面体通过共用顶角氧原子相连。则该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解析 (3)PCl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PCl5中P原子
1
为10电子结构,PCl3中P原子采取sp3杂化,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4)设该晶胞的边长为x cm,硼原子与磷原子最近的距离134
为晶胞体对角线的,则x=a,x=a。该晶胞中含有的B原子数
44311
为4,P原子数为8×+6×=4,即含有4个BP,故磷化硼晶体的
82
?4?333MM×4
?a cm?=密度为 g÷cm-3。(6)由图乙可知,每个P3 g·NA16NAa?3?
与3个O形成阴离子,且P的化合价为+5,则该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PO3或(NaPO3)n。
答案 (1)M 3 哑铃 (2)P>S>Si (3)sp3 三角锥形
33M
(4)cm-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 g·16NAa
(5)[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 配体 孤电子对 (6)NaPO3或(NaPO3)n
2.Fe、Ni、Cu、Cr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
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NiO________FeO(填“<”或“>”)。下列图象是从FeO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试判断其中符合其晶体结构的图象是__________。
2
(3)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__________(填晶体类型)。
(4)元素Cr的化合物CrO2Cl2在常温下为深红色液体,能与CCl4、CS2等互溶,据此可判断CrO2Cl2分子是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在有机溶剂CS2分子中碳原子和硫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类型为__________。
(5)①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会生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至沉淀刚好全部溶解时可得到蓝色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极性较小的乙醇可以生成深蓝色的[Cu(NH3)4]SO4·H2O沉淀。该深蓝色沉淀中的NH3通过__________键与中心离子Cu2+结合;NH3分子中N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与NH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微粒是__________(任写一种)。
②下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解析 (2)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都属于离子晶体,晶体中离子的半径越小,离子间作用力越大,晶体熔、沸点越高,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故熔点:NiO>FeO。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晶胞中微粒数之比为6∶6,所以选项中符合其晶体结构的图象是B、C两项。
3
(3)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沸点较低,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分子晶体。(4)CCl4、CS2皆为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可知CrO2Cl2分子是非极性分子。CS2分子中碳原子和硫原子之间存在碳硫双键,即一个σ键、一个π键。(5)根据铜的这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黑球都在晶胞内部为4个;白1
球:顶点上8个,对每个晶胞贡献为,上、下面各1个,对每个晶
811
胞贡献为,棱上4个,对每个晶胞贡献为,内部1个,所以每个晶
24胞中白球也是4个,故该铜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uO。
答案 (1)[Ar]3d84s2或1s22s22p63s23p63d84s2 (2)> BC (3)分子晶体
(4)非极性 σ键、π键
(5)①配位 sp3 H3O+(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CuO 3.下图为几种晶体或晶胞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4
(1)上述晶体中,粒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晶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冰、金刚石、MgO、CaCl2、干冰5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NaCl晶胞与MgO晶胞相同,NaCl晶体的晶格能______(填“大于”或“小于”)MgO
晶体,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个Cu晶胞中实际占有________个Cu原子,CaCl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__。
(5)冰的熔点远高于干冰,除H2O是极性分子、CO2是非极性分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半径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大,则离子晶体熔点越高。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熔点最高,冰、干冰均为分子晶体,冰中存在氢键,冰的熔点高于干冰。
11
(4)铜晶胞实际占有铜原子数用均摊法分析,8×+6×=4,氯
82化钙类似氟化钙,Ca2+的配位数为8,Cl-配位数为4。
答案 (1)金刚石晶体
(2)金刚石>MgO>CaCl2>冰>干冰
(3)小于 MgO晶体中离子的电荷数大于NaCl晶体中离子电荷数;且r(Mg2+) (4)4 8 (5)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4.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