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家具流变
第一节 工业革命
16-----17世纪,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
16-----17世纪,巴洛克风格,以意大利为主。早期的巴洛克风格集中体现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家具设计上。其特点是用扭曲的腿部来代替方木或旋木的腿,打破传统家具的稳定感,使家具各部分处在一种运动幻觉中。因为它符合了当时宫廷贵族们的欣赏口味,很快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时尚。后期的巴洛克家具上又出现了硕大的涡形装饰,比扭曲形的柱腿更具强烈的动感。此外,巴洛克风格本身的整体性和舒适感方面都有较大的特点。但它浮华和非理性的特点一直受到非议。
洛可可风格,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巴洛克风格的延续,是当时法国宫廷女权专政的结果。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当时盛行在欧洲的“中国风格”,即中国清代装饰风格的影响,所以,在法国洛可可风格也被称为“中国装饰”。洛可可风格最明显的是表现在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上的,其主要特征是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倾向。在家具上以纤细弯曲的尖腿,表面螺钿镶嵌和沥粉镀金最为典型。这种手法大多是从中国学来的。这时期家具的油漆成为主要的工艺手法,一种是在黑色的中国漆上描绘金色纹样;另一种是在白色或浅色的底上描绘金色纹样,两者都有华贵和高雅的效果。到路易十五时代,这种纯粹追求形式完美的装饰风格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奥地利是这个时期另外一个在产品设计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奥地利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崇尚舒适生活的国家,在日用品的生产上有很多技术革新。在拿破仑时代后期,出现过大量的“比德迈风格“的产品。著名的“索涅特”(Thonet)曲木家具就是由奥地利人迈克尔.索涅特(Michael Thonet)发明的。索涅特家具是真正工业化家具制造和最成功的典型之一。索涅特家具采用了蒸汽压力弯曲成型的部件,并用螺钉进行装配,完全不用榫某联结;不少产品之间的部件可以互换,因此能大批量,低成本地进行生产,直到今天还在生产。索涅特的成功标志着一个设计者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成功。与那些亲手对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手工艺者不同,设计者肩负着创造未来的责任。索涅特家具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标志了是为机器
而作的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是根据机器进行设计的开端。他的曲木椅子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包豪斯钢管椅的直接前身,也是20世纪30年代芬兰的压层板曲木家具的前身。
18世纪的美国仍是一个农业国家。从劳动工具到日用品,都是手工劳动的产物。但美国的工业发展极为迅速,而且没有任何束缚。美国初期的工业产品大部分外形极为简朴,完全没有欧洲早期工业产品的那种雕琢,其设计是纯粹实用主义。著名的“夏克式”(Shaker furniture)家具是由夏克教徒制作的。这种家具不仅体现了这种宗教崇尚简朴,淡泊的宗旨,同时反映了这些家具制造者的乡村生活的背景。在美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稀少,劳动力的缺乏促使美国人充分发掘内在潜力。也正式这些不利因素对美国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制造产品过程中,美国人遵循的就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原则,强调的是功能第一,形式服从功能。美国人在实用中发展了一种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
第五节 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
莫里斯的设计主张从哥德式风格中吸取营养,从自然尤其是植物纹样中吸取素材与营养,主张设计风格的整体性、统一性,成为拉斯金“向自然学习”主张的实践者,也成为工艺美术以内动风格的典型特征。在他的设计中,一反当时矫揉造作的浮夸风格,而代之以清新、自然、颇具田园气息的做法。他最具个人风格的设计是壁纸和纺织品,其设计以自然植物为母题,图案优雅、恬静而极富生机和装饰美感。他那布满花卉和果实,有时加上几只小鸟,并用弯曲的枝条和叶子串连起来的图案和设计品,成为许多博物馆的藏品,对后来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莫里斯商行设计生产的家具,以木材为原料,造型简洁、
朴实,具有浓郁的英国乡村风味,他们生产的带灯芯草坐垫和圆住椅腿的系列椅子,至今仍受到欢迎。
莫里斯倡导并组织了设计与制作一贯制的做法,反对艺术家只停留在纸面上,主张艺术家与工匠相结合,主张艺术家“做对别人有益,自己也愉快的工作”。既有他乌托邦式理想的一面,期望通过艺术与设计来改造社会,消除社会不平等;也反映了作为一个设计家、艺术家深深的责任感。他那句朴实的名言值得我们当代的设计师铭记并深思,那就是:“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你认为有用,但你认为并不美的东西”。
一、 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成就
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特点是忠实于自然,采用自然材料以及注重自身的设计,风格简洁朴实,具有自然情调。设计范围包括家具、陶瓷、金工、纺织及印刷、书记装帧等。
i. 家具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项目是家具与室内装饰。莫里斯“红屋”的设计就是证明。代表人物是沃赛和斯各特。其共同风格是简洁、质朴,没有过多虚饰结构,并注意材料的选择与搭配。查尔斯·沃赛专门从事室内和家具设计,他习惯选用橡树木料,造型简单而结实大方,偶尔采用黄铜或红铜作为装饰,风格清新、轻巧。代表作是1888年设计的私宅“果园”(The Orchard),其建筑家具及室内装饰均由其本人一手设计。和沃赛一样,马基·休·巴里·斯各特也是由建筑师转行而来的室内装饰与家具设计师。他喜欢采用民间图案与植物纹样作装饰图案,加上凸出的线饰,家具与室内浑然一体,其设计主张备受推崇,成为当时伦敦郊区许多建筑的流行风格。其得意之作是1892年在门恩岛道格拉斯建成的私宅“红屋”。
第六节 新艺术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凡·德·威尔德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不仅广泛从事建筑、室内、银器、
陶瓷及平面设计实践,还积极进行新艺术运动的理论鼓吹和宣传,不知疲倦地传播他的设计思想,对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肯定机械生产,认为优秀的设计要做到“产品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严格准确,工作秩序明确清楚”,以此作为设计的最高原则,达到“工业与工艺”的结合。他走在同时代新艺术设计家的前面。1895年威尔德为自己设计的房子,以装饰色彩的和谐、结构的合理、设计的整体一致性而著称,获得了人们的关注和赞许。他用自然流畅手法设计的玻璃器皿在1897年德国德累斯顿博览会展出,被认为是新艺术风格的旋律而被德国公众承认。1906年他在新艺术画廊展出的一套四居室整套室内家具陈设设计获得了空前成功,被人们认为体现了威尔德的设计风格和新艺术的原则。
一、 新艺术运动在英国
新艺术运动在英国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查尔斯.R.麦金托什(Charles.R.Machkintosh1868—1928),他是“格拉斯哥四人派”的领袖人物。在他的设计中,多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特别是纵横的直线为基本结构,利用简单的黑白色彩为中心,将新艺术运动的曲线语言发展成更为简化、抽象的直线和方格,使其更具一种几何的美感,成为新艺术运动的另一种典型风格。麦金托什在建筑上的代表作是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的主楼和图书馆,平台上的弧形窗拱具有纪念碑一般的庄重格调,巨大的方形格窗嵌入厚重的石墙之中,风格简朴、明快,具有强烈的理性和秩序感。1902年,他为希尔大楼所做的室内设计,其简洁的立体图形与地板的同类图形相呼应。这种基调延伸到长方形门框、天花板、墙板和几何形灯具中,简洁的格子形主宰室内,色调柔和,形成简洁而空旷的整体效果。麦金托什最有名的设计是他设计的一系列高靠背椅子,夸张的高靠背上平行的横撑组成巧妙的节奏,上部的纵横直线交错成格栅般的几何图案,再配以典雅的黑色,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和节奏感,成为现代设计的经典作品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麦金托什的设计又受到人们重视而重新加以研究。 二、 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
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是由维也纳分离派发起的。这是一个由一群先锋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他们标榜与正统的设计和艺术分离,而自称“分离派”,主要代表任务有约瑟夫·奥尔布里希(Soseph OBLRICH 1867—1908)和约瑟夫·霍夫曼(Soseph Hoffmann 1870—1956)等人。1898—0899年奥尔布里希为维也纳分离派举行年展设计的“分离派之屋”,外表由一系列简洁的长方形和它们支撑的圆屋顶构成,朴实的平面在局部饰有平叶饰,以其几何形的结构和极少的装饰概括了分离派的基本特征。而霍夫曼于1903年发起成立了维也纳生产同盟(Wiener Werksttate),这是一个近似于莫里斯设计事务所的手工艺工厂,主要生产家具、金属制品和装饰品。其设计强调简洁的几何形式,用手工模仿工业制品简练、规范的效果。霍夫曼与麦金托什的设计探索相似,大量采用纵横直线作装饰的主体骨干,附加一些有机形态,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符号。其设计与麦金托什一样更接近现代的简练风格。 三、 新艺术运动在西班牙
西班牙是产生艺术大师的热土,20世纪许多著名的个性化艺术家如毕加索、米罗、达利即出自这里。安东尼·高迪(Andonni Gaudi1852—1926)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师和设计家,他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最重要代表。在高迪的设计中,糅合了哥德式风格的特征,并将新艺术运动的有机形态、曲线风格发展到极至,同时又赋予其一种神秘的、传奇的隐喻色彩,在其看似漫不经心的设计中表达出复杂的情感。高迪最著名的作品是圣家族教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