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根据正弦定理,并结合题意可得sinA=2, π
所以a=2sinA=2sin3=3,
所以3=b2+c2-bc≥2bc-bc=bc,当且仅当b=c时等号成立,
11333所以S=2bcsinA≤2×3×2=4, 33故△ABC面积的最大值是4。
本题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边的关系,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提分攻略三 强化三种意识 引领向量解题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常用方法
(1)求解有关平面向量的问题时,若能灵活利用平面向量加、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进行分析,则有利于问题的顺利获解。这种解题思路,我们不妨称之为按“图”处理。
(2)基底法:求解有关平面向量的问题时,若能灵活地选取基底,则有利于问题的快速获解。理论依据:适当选取一组基底
e1,e2,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相关向量知识,可将原问题转化为关于e1,e2的代数运算问题。
(3)建系法:处理有关平面图形的向量问题时,若能灵活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可借助向量的坐标运算巧解题,这也体现了向量的代数化手段的重要性。
第一种 “基底”意识
所谓“基底”意识,是指有预见性地选择适当的“基底”,并用“基底”来表示有关向量,以实现化归的一种思维方式。“基底”意识的本质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灵活应用,选择“基底”应有利于化未知为已知、化零乱为有序,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例1】 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B∥DC,AB=2,→BC=1,∠ABC=60°。点E和F分别在线段BC和DC上,且BE→→2→→1→
=3BC,DF=6DC,则AE·AF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
先取基底并表示向量AE,AF,再利用数量积运算求解。取AB,
→
AD为一组基底,如图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中,CD=1,AD→→1→→→1→1=BC=1,又因为DF=DC,DC=2AB,所以DF=12AB。在△
6→→→→1→→→
ADF中,AF=AD+DF=AD+12AB,在梯形ABCD中,BC=BA→→→→1→→1→→+AD+DC=-AB+AD+2AB=-2AB+AD,在△ABE中,AE=→→→2→→2?→→?→?1→?22AB+BE=AB+3BC=AB+3?-AB+AD?=3AB+AD,所以
3?2?→→?→?→?→?1→22→213→→2?2??1→?
AE·AF=?AB+AD?·?AB+AD?=18AB+3AD+18AB·AD=
3??12?3?121312922
18×2+3×1+18×2×1×2=18。
29
【答案】 18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运算。考查考生的转化与化归思想及运算求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