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II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8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1~3小题,7~8小题,每题2分;4~6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亢奋(kàng) 臆测(yì) 恃才放旷(guǎng) ...B.阴晦(huǐ) 宽恕(shù) 销声匿迹( nì) ...C.犀利(xī) 酝酿(niàng) 黯然失色(àn) ...D.对称(chèng) 泯灭(mǐn) 怏怏不乐(yàng)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择简单、宁静生活的人,无意追逐物质层面的______,只在精神的高地兀自风雅。他们选择简单、宁静,不是远避尘世,而是远避_____。他们不愿在众人面前_____,只愿低调平和行事。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但单调得干净、纯粹。
A.奢华 喧闹 发扬 B.繁华 喧嚣 发扬 C.繁华 喧闹 张扬 D.奢华 喧嚣 张扬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B.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市十六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条例》。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哪怕找不到大海,也要迈出寻觅的脚步;哪怕脚印被掩埋,也请珍惜走过的路。 B.我市今年举办的旅游节,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异彩纷呈。 C.明天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D.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毕业前夕,在某班举行的班会上,班长张林真诚地对大家说:“感谢同学们几年来对我的包容和支持。”接着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同学们也纷纷发言。因病请长假的刘楠激动地对班长说:“________”家境困难的李霞动情地说:“_______”“学霸”王磊诙谐地说:“_________”随后,同学们互赠留言,把班会推向高潮。
①头儿,到了高中,咱俩还可以继续PK哟! ②谢谢你帮我补课,这么多天来你辛苦了!
③班长,你组织的‘真情援助’活动真是雪中送炭,这份爱心我会记在心里。 A.②①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 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这两句诗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他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两句诗写诗人身处“人境”却“无车马喧”的寂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官场的不甘心。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与征人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人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做了大胆改造,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阅读《苏州园林》的节选文字,回答7-8题。
①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臵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
②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裸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③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7.下面对第①自然段介绍“花墙和廊子”在园林中的作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使亭台与轩榭在布局上显得合理。 B.使景物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C.花草和树木的配合,使景致更加错落有致。 D.使景物层次变得少了,显得很单调。 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在园林里装上镜子的作用。 B.第②自然段通过选取的几幅小景,说明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C.第③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D.选文中“大多”“几乎”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阅读《陈涉世家》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收征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邢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故数言欲亡 数:屡次、多次 .
B.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C.为坛而盟 盟:盟誓 .D.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被子 .10.下面的句子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吴广素爱人 B.祭以尉首 C.陈守令皆不在 D.杀之以应陈涉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并杀两尉”,这也是他们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 B.陈胜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士卒,坚定了士卒反抗暴秦、奋起抗争的信念。 C.“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体现了起义策略的正确性和百姓的人心所向。
D.选文中,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迅速组成,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