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luò xià
huānɡ yě kǒu dí tiào w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kuánɡ huān fànɡ jià cāi chū shǒu b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比一比,组词语。
径________ 寒________ 赠________ 盖________ 残________ 经________ 赛________ 增________ 糕________ 戏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 雅雀无声 ①他背书总喜欢________。
②你这样________地背,有什么用呢? ③老师刚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________。 4.加上合适的标点。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________ 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________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________ 你瞧________ 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________ 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________ 愉快地蹦跳着________ 歌唱着________ 5.我会连一连。
一排排________ 落叶 丰收的________ 音乐厅 一阵阵________ 大雁 透明的________ 叮咛 一片片________ 秋风 暖暖的________ 歌吟 6.我能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用划线词语仿写句子) ②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缩句) ③叶子飘到脚下。(扩句) 二、语段阅读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1)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8.重点段落品析。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雷云拍着大手”既指(表层意思)________,又指(深层意思)________。 (2)为什么说“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花孩子们在天上的家是怎样的一个家?请通过想象加以描述。 三、语言表达
9.看一看,写一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10.《山行》的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秋天之美描写得胜过春天。在你的生活体验中,是否也感到秋天的某一处胜过春天呢?谈谈你的感受吧!(1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放假;猜出;手臂 【考点】拼音,词形,花的学校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认读和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再想想要写的字是由哪些笔画构成的,然后规范地把词语写出来。 故答案为: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放假;猜出;手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词语的拼写。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2.【答案】石径;寒冷;赠给;盖住;残疾;经过;比赛;增加;年糕;唱戏 【考点】字形,词形,山行,夜书所见,赠刘景文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如“径”: jìng,意思是小路;那么我们就可组词为“石径”意思是石头小路。 故答案为:石径;寒冷;赠给;盖住;残疾;经过;比赛;增加;年糕;唱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点是给形近字组词。做题时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3.【答案】摇头晃脑;糊里糊涂;鸦雀无声 【考点】词义,成语,不懂就问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意思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做题时,先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再结合所给句子提供的语境,看哪个词语用在句子中恰当,表意明确,使句子生动形象等。如:摇头晃脑意思是: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这个成语填如题①中,很形象地把“他”背书的样子生动形象地展现给了大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成语的用法。注意成语的意思及用法。 4.【答案】,;。;。;,;,;,;、;…… 【考点】标点符号,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故: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5.【答案】大雁;歌吟;秋风;音乐厅;落叶;叮咛 【考点】语言表达,听听,秋的声音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从结构上看是“数量词+名词”或“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故答案为:一排排大雁、一阵阵秋风、一片片落叶、丰收的歌吟、透明的音乐厅、暖暖的叮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6.【答案】①弯弯的月儿像小船。②松柏穿上衣裳。③黄黄的叶子轻轻地飘到脚下。 【考点】修辞手法,扩写、缩写句子,秋天的雨
【解析】【分析】①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故: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②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故:松柏穿上衣裳。
③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故:黄黄的叶子轻轻地飘到脚下。【点评】①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②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③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扩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习。
二、语段阅读
7.【答案】(1)孙中山这样想的:糊里糊涂地背显然无用。他是这样做的:问老师背书的意义。
(2)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懂就问,爱学习的人。 【考点】语段阅读,不懂就问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首先看清问题,清楚让我们从文中筛选什么信息。再细读文中,从中找出所要内容。根据题目“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就从文中筛选出含答案的语句“孙中山这样想的:糊里糊涂地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