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讨论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1、师:认识了眼睛,知道了眼睛的用处,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来保护眼睛,应该怎样保护呢?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会生什么病呢?(近视眼、红眼病、沙眼等。)3、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如用脏手揉眼睛,看书或看电视时间太长等。)4、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保护眼睛?
(1)举例: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等。
(2)出示对视力有益的食物图片,如胡萝卜、虾、大豆、猪肝等,引导幼儿每样菜都要吃,食品应多样化,荤素合理搭配,这样对我们的眼睛、身体有好处。
(五)创编\眼保健操\、教师请幼儿取出小老鼠指偶,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黑猫警长,将指偶呈现在眼前,眼珠随着小老鼠上、下、左、右移动,不让老鼠逃跑。这一过程,轻松达到让幼儿手眼一致、活动眼球的目的。
2、教师鼓励幼儿随音乐节拍设计、创编运动眼球、放松眼睛的方法。
3、幼儿分组设计、创编眼保健操。
5、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眼睛的秘密。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从现在起,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好好地保护我们的眼睛。
活动延伸1、将眼保健操作为一日活动中的常规活动。
2、进一步开展有关如何保护眼睛的讨论。
六、活动特色
这次活动的特色在于首先让幼儿通过游戏了解眼睛的作用,这个游戏很直观,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幼儿自己发现眼睛的主要作用。接着让幼儿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眼睛的结构和知道怎样保护眼睛。最后运用小动物的形象,达到让幼儿手眼一致、活动眼球的目的。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
教材分析:
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壮的身体才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幼儿的耳朵是很脆弱的,生活中如何保护宝宝的耳朵,不让幼儿的耳朵受到伤害呢?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儿喜欢掏耳朵,有的幼儿还会故意在同伴的
耳朵边大声说话,这样的行为导致耳朵会受伤,耳朵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保护耳朵更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根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了本次活动——《我们的耳朵》,通过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一些简单而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积累自我保护的经验,新《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满足幼儿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本活动有效地满足了幼儿的独立需要,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拥有健康的身体。
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主题网络的活动目标是在生活中体验快乐,知道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很重要,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主题目标的向导下,我制定本次活动目标如下:
①、激发幼儿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②、知道耳朵的用途,能分辨各种声音。
③、通过活动初步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
本活动注重健康领域的发展,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保护耳朵的方法。
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活动的核心问题,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讲解法:
是指将抽象的知识内容用直观、生动的形式来示范讲解,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达到活动目的。
2、游戏法:
在活动中我让小朋友将眼睛蒙住,然后用耳朵听声音,从而激发幼儿兴趣,直观生动的将活动内容展示出来,使幼儿始终沉浸在活动的愉悦中。
3、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幼儿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4、启发性谈话:师幼互动中通过猜谜,实验操作、观察获得认知能力的。
说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抓住幼儿心理,贴近幼儿生活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
2、结合模型示范讲解。
了解耳朵的形状以及构成。
3、游戏:《小耳朵用处大》。
让幼儿在游戏中里了解耳朵的用途,知道耳朵不但可以听声音,还有装饰、支架作用。
4、保护耳朵。
要保护好耳朵,就不要发出噪音,如果遇到强烈的声音时(打雷、放鞭炮等),我们要张大嘴巴、捂住耳朵,以免伤害到耳朵。天冷时,要戴帽子、围巾等保护耳朵不冻伤。不能把小东西(黄豆、瓜子)塞在耳朵里,不随便挖耳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