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管道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进行管道及弯管的强度校核,分析管道所受荷载的种类,计算并说明轴向应力与环向应力组合的当量应力,进行管道稳定性校核并说明校核结果。
需要时应进行管道抗震校核。 7 输气站场 7.1站场设置
根据线路和输气工艺推荐方案,说明所设置站场的类别、数量、位置。 7.2站场工艺
按照不同类别的站场说明功能、规模、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工艺流程、操作原理以及安全保障措施。 7.3主要设备选型
按照不同设备说明选型、数量,当需要引进设备时应说明理由。 7.4主要工程量
列出站场的主要工程量。 8 自动控制 8.1自动控制水平
说明自动控制水平确定的依据及自动控制水平。 8.2自动控制方案
说明自动控制方案选择的原则及自动控制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自动控制推荐方案。 8.3自动控制仪表选型
说明自动控制仪表选择的原则及主要仪表的选型,并说明仪表的防爆等级、自控系统的选型及特点、在线分析仪表的选型及对产品质量、设备安全、环保的作用,对需引进的技术及设备应提出引进理由。 8.4计量
说明各种介质计量及计量仪表的选型,对需引进的计量技术及仪表应提出引进理由。 9 通信
9.1通信业务需求
说明编制依据和原则,通信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通信业务量预测和通信业务要求。 9.2技术方案
说明通信系统的构成和规模,结合工程情况提出多方案进行比选,并说明推荐方案及推荐理由。 9.3主要工程量及设备材料
列表说明推荐方案各通信方式通信站数量、站型、规模、传输系统的长度、方式、通信容量以及主要设备和材料,对需引进的设备和材料应提出引进理由。
9.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推荐的通信方案和通信方式,说明主要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 10 伴行路 10.1概述
简要介绍管道沿线自然地理条件、气象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与当地公路的接线关系,说明沿线需要建设伴行路的区段。
10.2道路等级、建设标准及技术参数
说明伴行路的等级、建设标准及技术参数。 10.3伴行路设计方案
说明伴行路的选线原则,进行伴行路的分段描述,说明线路平面及纵断面及沿线设施,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桥涵设置。
列出伴行路主要工程量。 10.4伴行路建设采取的环保措施
说明伴行路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价及采取的对策,说明在路线布置、路基、路面、桥废弃土方处理等中已考虑的环保措施。 11 公用设施 11.1供电
1)根据工程用电负荷资料,对各负荷点进行预测统计,确定用
电负荷和年用电量及各负荷点的负荷等级。
2)根据所在地区的电源和电网情况及与当地电业部门的原则性协议,进行供电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和推荐供电方案,并说明推荐方案的可靠性。
3)确定供配电网络的电压等级,推荐供电网络的结构形式。 4)进行场区爆炸危险性分区划分,说明变配电及动力、照明设置,防雷、防静电及接地系统,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 11.2给排水及消防
1)给水
说明工艺装置、辅助生产设施、生活、消防等用水量和水质要求,根据水源种类、位置、社会依托情况、可靠性、水质及变化情况确定取水规模和方式,提出给水方案,并列出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设备材料。
2)排水
说明各排水点的排水量和水质、排水处置工艺方案,并列出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设备材料。
3)消防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说明所采用的消防体制,所在地区消防协作力量及装备情况,确定消防用水定额、用水量、储备水量及消防设备及器材等的配置及数量。 11.3供热和暖通
1)供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