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力学实验(附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4:23: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此示数为_____ m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厚度时,示数如图乙所示,此示数为_____ mm.

解析: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6 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 mm×12.5=

0.125 mm,所以最终读数为6 mm+0.125 mm=6.125 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6.3 cm=63 mm,游标尺上第12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因此游标读数为0.05 mm×12=0.6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63 mm+0.60 mm=63.60 mm.

答案:6.125(±0.002均可) 63.60

2.(2017?高考全国卷Ⅱ)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Δt;

③用Δ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v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v;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 Δt图,如图(c)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v与vA、a和Δt的关系式为v=________.

(2)由图(c)可求得,vA=________ cm/s,a=________ 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于滑块做匀变速运动,在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得vΔt=vAΔt+12a(Δt)2,则v=vA+12aΔt.(2)由v=vA+12aΔt结合题图(c)可知,图线与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为vA,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得vA=52.1 cm/s,图线的斜率等于12a,即12a=53.60-52.120.18 cm/s2,求得a=16.4 cm/s2. 答案:(1)vA+a2Δt (2)52.1 16.4

3.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气垫导轨上放置着带有遮光板的滑块A、B,遮光板的宽度相同,测得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如图a所示,实验中,用细线将两个滑块拉近使轻弹簧压缩,然后烧断细线,轻弹簧将两个滑块弹开,测得滑块A、B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

(1)图b所示为甲、乙两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板宽度d时所得的不同情景.由该图可知甲同学测得的示数为________ mm,乙同学测得的示数为________ mm. (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________(用m1、m2、t1、t2、d表示),被压缩弹簧开始贮存的弹性势能Ep=________.

解析:(1)题图b中甲测得的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3.5 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 mm×0.5=0.005 mm,所以最终读数为3.5 mm+0.005 mm=3.505 mm.同理,乙的读数为3 mm+0.485 mm=3.485 mm.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应满足的表达式为0=-m1v1+m2v2,即m1v1=m2v2,根据光电门的性质可知v1=dt1,v2=dt2,代入上式可得m1dt1=m2dt2,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压缩弹簧贮存的弹性势能等于后来滑块A、B获得的动能,则有Ep=12m1v21+12m2v22=m12(dt1)2+m22(dt2)2.

答案:(1)3.505(3.503~3.507均可) 3.485(3.483~3.487均可) (2)m1dt1=m2dt2 m12(dt1)2+m22(dt2)2 4.(2016?高考全国卷Ⅱ)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1)实验中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

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解析:(1)实验中应先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测量弹簧的压缩量,然后把纸带向左拉直,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松手释放物块,使其向右滑动,因此步骤为④①③②.(2)由于物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最大,因此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v=2.58×10-2 m0.02 s=1.29 m/s.由于弹簧压缩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因此推开物块后,弹簧弹性势能转化成物块的动能越多,物块离开弹簧后获得的速度越大,打的点间距越大,因此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答案:(1)④①③② (2)1.29 M

5.利用气垫导轨验证动能定理,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放置气垫导轨,将它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L;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托盘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从固定在滑块上的拉力传感器读出细线拉力的大小F,从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Δt1,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Δt2;

⑤用天平称出滑块、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回答下列问题:

(1)以滑块(包含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则可认为验证了动能定理;

(2)关于本实验,某同学提出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

A.理论上,遮光条的宽度越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

B.牵引滑块的细绳应与导轨平行

C.需要考虑托盘和砝码受到的空气阻力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必须远小于滑块、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3)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g和实验测得的物理量,根据“mg-F=ma”,可以计算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若不考虑遮光条宽度的影响,计算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1;若考虑遮光条宽度的影响,计算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2,则m1________m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析:(1)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v1=dΔt1、v2=dΔt2,对滑块运用动能定理有FL=12M(dΔt2)2-12M(dΔt1)2.

(2)理论上,遮光条的宽度越窄,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越短,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故A正确;牵引滑块的细绳应与导轨平行,若不平行,则细绳对滑块拉力方向就在不停变化,其做功变为变力做功,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故B正确;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滑块,故不需要考虑托盘和砝码受到的空气阻力做功,故C错误;该实验细绳拉力直接可以用传感器测量,故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不用必须远小于滑块、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故D错误.

(3)不考虑遮光条宽度的影响,设滑块的加速度为a1,则(dΔt2)2-(dΔt1)2=2a1L

考虑遮光条宽度的影响,设滑块的加速度为a2,则 dΔt1=v1+a2Δt12,dΔt2=v2+a2Δt22,2a2L=v22-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力学实验(附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prpn4j29999g5n13tny9pg7z7hdod00t9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