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总量平衡与宏观调控
一、 名词解释
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汇率政策 二 、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主要根源于 () ① 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② 它直接管理企业
③ 它是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代表 ④ 它能制定政策法令 2.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性质是由 ()
①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②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③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④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决定的 3.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通过 ()
① 社会主义国家来实现的 ② 社会各个企业实现的
③ 社会主义各个部门实现的 ④ 社会主义各个经济联合体实现的 4.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是指 ()
① 局部范围的需求平衡 ② 一个地区范围内市场供求平衡 ③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④ 工业部门的生产和需求的平衡 5.社会主义的财政平衡是指 ()
① 货币发行量和回收量平衡 ② 货币发行量与需要量平衡 ③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平衡 ④ 价值与实物平衡 6.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从整体上必须保持 () ① 生产和流通的平衡 ②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平衡
③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 ④ 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平衡 7.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目标要服从于() 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②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③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我国逐步健全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应该是() ① 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 ② 以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 ③ 以控制总供给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
④ 以生产要素直接调拨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 9.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
①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② 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收支结构的优化 ③ 保持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平衡 ④ 保持消费品供给与需求总量及结构的平衡 10.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由 () ① 调控手段决定的 ② 调控方式决定的
③ 调控任务决定的 ④ 调控政策决定的 11.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 ① 实行政企分开 ② 实行产销分离
③ 实行政府机构精简 ④ 实行计划与市场的分离 12.用增发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就会() ① 导致通货膨胀 ② 增加国家积累 ③ 实现综合平衡 ④ 稳定财政收入 13.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应该是 ()
① 以直接调控为主的体系 ②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体系 ③ 以部门调控为主的体系 ④ 以企业调控为主的体系 14.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原则是 ()
① 政企分开,宏观放开,微观管住 ② 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③ 政企分开,宏观大放,微观全放 ④ 政企分开,宏观小放,微观全管 15.运用计划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必须 () ①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② 提高积累率 ③ 搞好综合平衡 ④ 保持外汇收支平衡 16.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增长,必须以() ① 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 ② 增加工资奖金为手段 ③ 提高积累率为目的 ④ 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为前提 17.税收的基本职能是 () ① 增加财政收入 ② 缩减财政支出 ③ 分配再分配国民收入 ④ 调节外汇储备 18.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是指 ()
①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平衡 ② 外汇收入与支出的平衡
③ 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平衡 ④ 社会总供给与总量需求的平衡 19.实现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 () ① 最终目的 ② 根本任务 ③ 一个重要目标 ④ 重要政策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运用() ① 价格杠杆和税收杠杆 ② 工资和奖金杠杆 ③ 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 ④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21.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① 稳定货币与发展经济 ② 扩大货币发行启动消费 ③ 稳定经济紧缩货币 ④ 紧缩货币压缩消费 三 、多项选择题
1.我国政府所具有的经济职能是()()()()() ① 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所具有的职能 ②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
③ 政府作为非国有资产所有者享有的职能 ④ 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经营者所具有的职能 ⑤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2.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府的经济职能要从 ()()()()() ① 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 ② 管理微观经济活动为主转向宏观经济为主
③ 分钱、分物、批项目、定指标为主转向规划、协调、监督、服务为主 ④ 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政策为主 ⑤ 运用经济手段为主转向运用计划管理为主
3.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包括 ()()()()() ①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② 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③ 宏观经经济调控政策 ④ 宏观调控内容 ⑤ 宏观调控方式和机制
4.宏观调控目标所要实现的是()()()()() ① 社会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② 供需总量平衡 ③ 供需结构平衡 ④ 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⑤ 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5.供需总量平衡和供需结构平衡的关系()()()()() ① 相互联系 ② 彼此制约
③ 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的前提 ④ 结构平衡是总量平衡的基础 ⑤ 既要保持总量平衡又要保持结构平衡
6.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来看,综合平衡的内容表现为()()()()() ① 财政平衡 ② 信贷平衡 ④ 物资平衡 ③ 外汇平衡 ⑤ 工资平衡
7.宏观调节是经济合理运行的需要,因为单纯市场调节()()()()() ① 具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弊端 ② 市场被垄断,信息不灵,调节滞后
③ 带来生产盲目性,造成生产波动,供需失衡 ④ 收入分配不合理,社会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⑤ 不能完全实现经济运行合理的社会目标和比例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供给总需求之所以会发生失衡,是()()()()() ① 体制性原因造成的 ② 结构性原因造成的 ③ 决策性原因造成的 ④ 主观性原因造成的 ⑤客观性原因造成的
9.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基本原则是 ()()()()()
① 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② 计划指标必须积极可靠,又要留有余地 ③ 简政放权,政企分开 ④ 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⑤ 瞻前顾后,长短计划结合
10.社会主义经济中,间接控制为主的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是()()()()() ① 互不相干的 ② 根本对立的 ③ 相辅相成的 ④ 相互排斥的 ⑤ 相互统一的
11.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有()()()()() ① 财政政策 ② 产业政策 ③ 收入政策 ④ 货币政策 ⑤ 金融政策
12.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宏观经调控的手段包括()()()()() ① 计划手段 ② 经济手段 ③ 行政手段 ④ 法律手段 ⑤ 强制手段
13.宏观经济调控基本上有两种方式()()()()() ① 集中调控 ② 统一调控 ③ 分级调控 ④ 直接调控 ⑤ 间接调控
14.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的特点有()()()()() ① 强制性 ② 非约束性 ③ 垂直性 ④ 直接性 ⑤ 间接性
15.综合利用经济杠杆是指利用其 ()()()()() ① 整体性 ② 互补性 ③ 选择性 ④ 灵活性 ⑤ 有效性和及时性
16.经济杠杆主要包括 ()()()()() ① 价格 ② 税收 ③ 信贷 ④ 利率 ⑤ 工资
17.各种经济杠杆所形成的经济杠杆体系具有()()()()() ① 调节的职能 ② 分配的职能 ③ 核算的职能 ④ 监督的职能 ⑤ 决策的职能
18.社会主义财政政策体系是由下列几部分构成的()()()()() ① 财政收入 ② 财政支出 ③ 预算平衡 ④ 国家债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