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班前,由矿长组织召开班前会,会上向职工说明当班的安全注意事项、生产任务、质量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工作安排实行定人定岗,严格控制按岗位责任制执行,各工种之间要紧密配合,协同作业,搞好当班的安全质量,完成生产任务。搞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工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四章工程质量要求
1、掘进的每个循环,打眼前必须延放腰线,并按设计断面定出眼位、角度、方向,避免超挖欠掘。超挖不得大于100mm,欠掘不得大于100mm。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掘进施工用的管缆线及风筒要吊挂整齐,设备及电气开关配件完好、不失爆。
3、巷道内无杂物、淤泥、材料堆码整齐。
第五章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一般要求
一、培训上岗,安全检查
1、放炮员、瓦检员、电工等必须是经过培训,持有合
14 / 24
格的操作证,才允许上岗。
2、每班进入作业地点后,跟班干部、班长或安全员必须认真仔细检查顶板、机电设备、通风等安全状况,发现隐患先行处理。发现危悬矸,背帮接顶不实,立即进行返工处理,在处理好后方可进行其它工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打眼安全
1、打眼前,首先检查压风管,风钻等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只能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打眼工作。
2、打眼过程中,随时注意碛头周围的安全情况,出现隐患立即停钻,待处理完隐患后才准继续作业。
3、打眼时,操作人员侧身站立,严禁在钻杆下穿越或做扒矸工作,防止断钎伤人。
4、坚持先探后掘的原则探眼施工,探眼个数不少于3个。每个循环探眼深度超前当班循环进度5m安全屏障。碛头必须有一台电钻探眼,当碛头遇地质变化或瓦斯变化大、或疑透水穿老窑,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探眼个数,探眼控制巷道周边距不小于3.0m,超前距不小6.0m。具体见探眼措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节 顶板管理
1、支护过程中,由安全员或老工人看好碛头周围的安全。
15 / 24
2、靠近掘进碛头10m范围内的支护,放炮前应加固保护措施,放炮打烂打歪的锚网,必须先行修复,修复时先敲帮问顶,清除悬矸(必要时打上点柱作临时支护),在安全的条件下,由外向里逐步进行。(可以试行前5m用摩擦支柱作腿,圆木做梁为临时支护)。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所有巷道沿K1煤层底板10米布置,全岩巷下山掘进。
4、严格控制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在空顶下作业。 5、锚网背帮背顶必须背牢背实,且支护间距必须符合要求,锚网接触必须重叠交错。
第三节 放炮通风
一、装药放炮
1、装药前,炮眼内煤(岩)必须吹干净,采用正向爆破,每孔装药时坚持使用炮泥炮眼封泥长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29条的规定,(不得少于0.5m)。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坚持“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放炮点和巷道运输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装药放炮。
3、边线时,电雷管脚线悬空,严禁放炮母线同电缆、信号线挂在一起。
4、放炮前,由班长亲自布置专人在可能进入放炮地点
16 / 24
的所有通道的安全位置站岗警戒,严禁用警标代替人岗,警戒线在放炮地点150m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放炮后15分钟,待炮烟被吹散,瓦斯不超限时,由班长、瓦斯检查员、放炮员进入碛头巡查,发现隐患必须首先处理,待隐患处理完后,才准恢复其它工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6、处理瞎炮,严格控制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42条的规定进行。
二、通风、瓦斯、防尘
1、按规定安装局部通风机,碛头保持正常通风,风筒吊挂平直,破烂风筒及时修补更换,防止跑风漏风,保证碛头有足够的风量,防止瓦斯超限积聚。风筒出风口距碛头不大于5m。瓦斯超过1%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进行处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必须撤出人员至局部通风机外的进风巷里,待恢复正常通风、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后,才准人员进入恢复作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四节 机电运输
一、供电
严禁电气设备失爆,保证电气设备完好 二、运输
17 / 24
1、大巷人力推车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62条执行,同向推车前后两车的距离不得小于30m。坚持“八喊”制度,严禁放飞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大巷运输轨道必须定期检查,保证完好,道接头必须符合要求。
第五节其它规定 一、灾害预防措施
1、施工巷道时,应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发现有碛头涌水、空气变味、异常声响等预兆时,应立即撤出人员,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后,才能恢复施工。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巷道贯通另编技术安全措施。
3、碛头30m范围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材料。 4、如遇地质变化,掘进碛头发生水、火、瓦斯、顶板等灾害时,另编制具体的技术安全措施。
二、避灾路线 1、避瓦斯、火灾事故
碛头→+1008M水平下山回风巷→+1008M水平总回风平硐→地面
2、避水灾事故
碛头→+1008M水平下山回风巷→+1008M水平总回风平硐→地面
18 /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