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专题
济南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宫怨 杜荀鹤【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杜荀鹤: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字仿佛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深长的叹息,说明被误之久。 B.三、四句用幽怨的反问语气,进一步写岀了宫女欲妆又罢的心情。 C.后四句写宫女回忆起入宫以前每年在家乡溪永边采莲的欢乐情景。 D.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不只是在代宫女寄怨写恨,同时也是自况。
16. 有诗评家认为这首诗传神地把“春”与“宫怨”密合无间地表现出来。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一特点。(6分)
(二)15.C 16.①诗歌前四句写宫女的“宫怨”,五六句从镜前宫女转到室外春景。这两句写景,是围绕着宫女的所感(“风暖”)、所闻(“鸟声”)与所见(“花影”)来写的。 ②临镜的宫女怨苦至极,无意中又发现了自然界的春天,以乐景衬托出她心中无春的寂寞空虚之感。景中之情与前面所抒写的“宫怨”是一脉相承的。 ③最后两句由眼前的“春景”,使宫女想起了入宫以前每年在家乡溪水边采莲的欢乐情景,以往日的欢乐反衬出今日的“宫怨”之深。(一共三条,每条2分;共6分。)
青岛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四犯令 侯宾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茶蘼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注】①“拚”同“拼”。②茶蘼:花期最迟、暮春才开的一种花。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月破轻云天淡注”句,作者用写意手法疏笔勾勒出临别之夜的朦胧、恬淡又凄清的景象。
B.“莫听《阳关》牵离绪”,紧承“夜悄花无语”,点出“无语”的原因,原来是分别在即,离情别绪牵人
②
①
愁肠。
C.“拚酩酊花深处”句透露出离人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与柳永词“都门帐饮无绪”意境相似,具有同等震撼效果。
D.下阙抒发的惆怅和叹惋,与上阙的不忍分别相呼应,细腻地刻画出离人分别前的情绪和微妙的心理活动,令人回味。
15.本词下阙,作者独出心裁来抒写离别之情,请结合相关词句加以赏析。(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4. C(意境不同,本词的震撼效果也优于柳词)
15. ①“春逐行人去”句,运用想象/拟人,明明是行人踏着芳草路远行,作者却想象是芳草追逐行人的脚步远去。②用心理感受/虚写,由芳草和离愁想象出来的春天和行人的内在联系,使作者突发奇想,要像茶蘼一样把春光、也把行人留到最后一刻。但这只是一段痴想,表达了词人因无计留人而产生的深沉惆怅和叹惋。③新奇丰富的想象和对人物心理感受的细致描绘,曲折委婉地写出离人真挚而深重的情感。
德州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节选)
王安石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倚然堕洲渚。 黄芦低摧雪翳土,凫雁静立将俦侣。 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注】①倚然:自在超脱的样子。②翳:遮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这首咏画诗中,作者对画家惠崇进行了高度评价,并流露出对他的景仰之情。 B.诗的第三句写出了诗人观画时的节令和环境:天气炎热,云气蒸腾,溽暑难消。 C.这幅面作描绘了一幅颇具情趣的水边凫雁图,黄白映衬,色彩鲜明,意境雄浑。 D.这幅画作有很强的感染力,使人浮想联翩,引起了作者对往日所见之景的回忆。 16.本诗是如何表现惠崇画技高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二)(9分) 15.(3分)C 16.(6分)
①通过对惠崇的直接评价:开头两句将惠崇与画史上其他画家相比较,强调了他的突出地位,表现了画技的高超;②通过对惠崇画作的正面描摹:五六两句艺术地再现了惠崇画作的特点,从色彩运用、构图
②
①
技法等方面显示出画技的高超;③通过观者的感受侧面烘托:观画后诗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暑热顿消;最后两句写这幅画唤起了诗人对昔日经历的回忆,引发了诗人的联想。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临沂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秋霁 张祜
垂老归休意,栖栖陋巷中。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 滴幂侵檐露,虛疏入槛风。何妨一蝉嘒,自抱木兰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诗人感叹自身年事已高,身居僻巷陋居中。使用“陋巷”典故有自我安慰意味。 B.颈联把镜头转向室外,先写檐上露珠间隔滴下来;再写晚风轻拂,吹入槛中的情形。 C.尾联以蝉抱木兰终其一生来自喻,从而抒发了自身高洁超脱的志向
D.本诗为田园隐逸诗,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呈现简洁明快却又意味隽永的风格。 16.本诗颔联描写上富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5.D(“呈现简洁明快却又意味隽水的风格”分析错误,应是沉郁含蓄、意味隽永的风格)
16.①细节描写。颔联写室内人物活动,是主客两人在边饮酒边下棋。这里将“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这些细节组合,呈现原生态生活的质感,显得非常逼真动人;也凸显了场景枯淡至极,极富有画面感。②动
静结合。“暗灯”“酒瓶空”是静态描写,前者说明室内光线昏暗,后者说明对局时间已经很长,但尚无结束的迹象;“棋子落”“残语”是动态描写,前者写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都听得清楚,后者则是主客之间偶尔发生的对话可见两人都很沉默寡语,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晚年那种“万事皆空”近似“禅定”的心态。(每点3分)
泰安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题梵隐院方丈梅
晏敦复
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③
②①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注:①梵隐院:在浙江定海。②晏敦复:南宋诗人、正直大臣。③亚:同“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古梅在彻骨的清寒中傲然绽放,为的是唤得春回人间,以此赞扬梅花报春而不争春的高贵品格。
B.颔联以“吹香”和“照影”描写梅花的清香与芳姿,而这只允许仙人和高士欣赏和品鉴。梅如人品,人如梅品,二者互赏而心志契合。
C.颈联写“月光皎洁,清辉如霜;梅摇影动,洒布阶苔”,诗人借月光把梅的精神具体化,进一步从正面突显了梅花的高洁、晶莹洁净。
D.作者移情于物,以澄澈淡泊的胸怀观照高雅香洁的梅花,创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6.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品质?(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C(非正面突显,而是用月光、梅影侧面烘托梅花的高洁)
16.①尾联以比喻的手法写出梅花因本性超尘拔俗而拒绝俗人相扰;②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志趣高洁,不与趋炎附势的人同流合污;③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孤芳自赏、正直脱俗的品格。(每点2分,共6分)
烟台市、菏泽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面两首金诗,完成15~16题。
台山杂咏 元好问 其一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其二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注】①台山,指五台山:其东、西、南、北、中五峰耸立,峰顶平缓如台状,是以得名。②传说渤海之中有五出瞳波漂动,有巨鳌受天帝之命昂首载之,五山遂屹立不动。③妙高峰,传说中的佛国圣地。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诗次句想象奇特,生动含蓄,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B.前诗三、四句与杜甫《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达效果相似。 C.岳诗首句“吞吐”二字写出了山间云雾时隐时现的美妙景象,空灵活脱,情趣盎然。
③②
①
D.后诗末句用妙高峰作比,以反问语气发出赞叹,展现了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博大的胸襟。
16.这两首诗各自突出表现了五台山的什么特点?在主要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D(“展现了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博大的胸襟”理解偏颇。)
16.(6分)⑴前诗重在表现五台山的高峻挺拔,后诗重在表现五台山的秀美圣洁。(2分)⑵前诗主要采用衬托的手法。分别以西北天低、载山灵鳌在林海中浮现、太行山低千里、众山如在井底四重衬托,突出了五台山的高峻挺拔。(2分)后诗主要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对山色作了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美景相夸,以佛国圣地相比,是想象;全诗虚实结合,突出了五台山的秀美圣洁。(2分)
潍坊市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冈, 下临江南数百里。②《宋史-刘敞(字原甫)传》: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真,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山色有无中”借用王维诗句,写登平山堂远望江南,可欣赏到美妙的远近山色,自然贴切。 B. 杨柳本寄寓离愁别恨,“手种”“别来”二词,更深化了感情的表达,凄婉感伤,深情萦怀。 C.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极写刘敞为文赡敏,可谓倚马之才,表达了词人对他的赞誉之情。 D.上片追忆昔日生活,从平山堂写到堂前垂柳;下片勉人劝己,从被送者写到送
者,一气呵成。
16. 本词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词风,开豪放之词的先路,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济宁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答友问
白居易
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 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 置铁在洪炉,铁销易如雪。 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 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
【注】①大圭是古代皇帝所执的玉质手板。②廉即棱角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相对于大圭有棱角但不能断物的特点,宝剑更加锋利,用处更多。 B.“铁销易如雪”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宝剑虽然锋利,但入炉易熔。8 C.最后一联点题:自己写作此诗的目的,是要帮助友人辨清才与德的关系 D.本诗作为哲理诗,以圭剑为喻,用对比手法,辩证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16.如何认识“才”与“德”之间的关系?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梅花 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好不容易寻到数枝梅花,荒林、野径、苔、竹等烘托了梅的品性。 B.因为南雪易于融化而梅花不易凋落,诗人认为梅花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 C.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只是它以自我炫耀、自荐为耻,希望有人引荐。 D.诗人酒醉之后不愿睡到庭前梅树近旁,是怕污损阵风吹来落下的花瓣。 15.诗的颈联有何含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态度?(6分) 14.C(“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希望有人引荐”错)
15.①梅树长在野桥旁,无人管领,任随明月做它的的主人;(2分)长在寒谷中,只要有根在,到了春天依然会抽枝吐蕊。(2分)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远离尘嚣、自由自在、清高疏放、执着坚贞、百折不回品性的由衷赞美。(2分)
枣庄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