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三化学仿真模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最新试卷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A.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科学家,他们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
提高到纳米尺度。利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可以观测到胶体中的胶粒
B.燃料电池的制作:用包有薄海绵的两根碳棒做电极电解Na2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切断电
源在两极之间接上发光二极管,发现二极管发光
C.臭氧是一种有鱼腥味、氧化性极强的淡蓝色气体,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D.人体从食物中摄取蛋白质,在体内先水解成各种氨基酸,经过不断的分解,最终生成水
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8. 利用如图所示原电池可测量空气中Cl2含量,其中电解质是Ag+可以自由移动的固体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A.电子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
B.正极反应:Cl2+2e—+2Ag+ = 2AgCl 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数目减少 D.空气中c(Cl2)越大,Ag极消耗速率越快
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1 mol 8OD 离子含有的质子、中子数均为1.0NA
-
16
B.含有4.6 g钠元素的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中,所含离子总数为0.3NA C.3.6 g石墨中,含有共价键数为0.3NA
D.标准状况下,4.48 L己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2NA
10. 某种药物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如图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C.能分别与金属Na、NaHCO3溶液反应
D.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5 mol NaOH
11.pC类似pH,是指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
则( )
A.某温度下,任何电解质的稀溶液中,pC(H?)?pC(OH?)?14
B.0.01mol/L的CaCl2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滴加过程中pC(Ca2+)逐渐增大 C.0.01mol/L的BaCl2 溶液中,pC(Cl?)?2pC(Ba2?)
该
溶
液
中
溶
质
的
p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用0.01mol/L的盐酸滴定某浓度的NaOH溶液,NaOH溶液的pC(OH?)逐渐减小 12.炼铁的还原剂CO是由焦炭和CO2反应而得,现将焦炭与CO2放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进行下列反应:C(s) + CO2(g) 的物质的量( )
A. 3min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Q > 0,重新平衡时K(T2)/ K(T1) = 14﹕3 B. 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且P(平衡)/P(开始)<1
C. 0~1min,v(CO)=1mol/(L?min);1~5min时,v正(CO)= v逆(CO2) D.5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a、d曲线分别表示n(CO)、n(CO2) 的变化
13.向AgCl浊液中滴加氨水后可得到澄清溶液,继续滴加浓硝酸后又 有沉淀生成。经查资料得知:Ag??2NH3?H2O
A.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
[Ag(NH3)2]??2H2O。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n
随时间
t
2CO(g) △ H = QkJ/mol ,右图为CO2、CO
的变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Ag?(aq)?Cl?(aq)
B.实验可以证明NH3结合Ag?能力比Cl?强 C.实验表明实验室可用氨水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D.由资料信息可推知:加浓硝酸后生成的沉淀为AgCl
26.紫菜与海带类似,是一种富含生物碘的海洋植物。商品紫菜轻薄松脆、比海带更易被焙
烧成灰(此时碘转化为碘化物无机盐),用于碘单质的提取。已知: 乙醇 四氯化碳 裂化汽油 碘(晶体) 密度/g·cm3 -0.789 3 78.5 1.595 76.8 0.71~0.76 25~232 4.94 184.35 沸点/℃ 以下为某兴趣小组模拟从紫菜提取碘单质的过程:
试剂A?操作①??紫菜???焙烧???浸取????操作②?????蒸馏??稀硫酸双氧水粗产品
(1) 实验室中焙烧紫菜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写相应的字母)。
A.烧杯 B.表面皿 C.蒸发皿 D.坩埚 E.试管 F.酒精灯 G.泥
三角
(2)将焙烧所得的紫菜灰与足量的双氧水和稀硫酸作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试剂A为________(填本题表格中一种最佳化学试剂的名称)
不使用另外两种试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②中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________,振荡、静置,应首先将________分离出来。 (5)将下列装置图中缺少的必要仪器补画出来以最终将单质碘与试剂A分离:
27.4Na2SO4?2H2O2?NaCl又称固体双氧水,具有漂白、杀菌、消毒作用,又由于其稳定性比过
碳酸
钠(2Na2CO3?3H2O2)固体更好,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某小组合成该固体双氧水的实验步骤 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Ⅰ. 合成:往三颈瓶中加入56.8g硫酸钠和5.85gNaCl的固体混合物,开启搅拌器;将稍过量的(约70mL)30%H2O2溶液在20~30min内逐滴分批加入。并控制反应温度15~35℃,加完料后持续搅拌15min,反应结束后过滤,低温干燥得到产品。
Ⅱ. 产品稳定性分析:取Ⅰ中所得产品置于干燥器内保存一个月,并分别在放置前、放置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加适量稀硫酸酸化,用0.1000mol/L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测定产品中双氧水的含量,以此分析产品的稳定性。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数据 时间 放置前测定 放置一个月后测定 样品取用数量(g) a a 平均V(KMnO4)/mL 25.00 24.90 已知:a. H2O2不稳定,加热,加入某些金属离子或加碱均有利于其分解 b.产品稳定性 =(放置一个月后双氧水的质量分数/放置前双氧水的质量分数)×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装置图里方框中应添加仪器a,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合成4Na2SO4?2H2O2?NaC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合成反应过程中,关键是控制温度,其合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A.逐滴滴加H2O2 B.选用Na2SO4和NaCl固体,而不用其饱和溶液 C.不断搅拌 D.冰水浴
⑶该合成反应过程中30%的H2O2溶液不应大大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4Na2SO4?2H2O2?NaCl固体比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固体更稳定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⑸产品分析实验时,高锰酸钾溶液装于滴定管中,当滴定到达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该滴定实验过程中的仪器选择和操作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⑹该产品的“产品稳定性”=_____________
28.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节能减排,高效利用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⑴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 已知:CO2(g)+3H2 (g)
CH3OH(g)+H2O(g) △H=-a kJ·mol1;
---
CH3OH(g)=CH3OH(l) △H=-b kJ·mol1; 2H2(g)+O2(g)=2H2O(g) △H=-c kJ·mol1; H2O(g)=H2O(l) △H=-d kJ·mol1,
-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在一定温度下的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CO2和3mol H2,发生的反应为: CO2(g)+3H2(g)
CH3OH(g)+H2O(g),△H=-a kJ·mol1(a>0), 测得CO2(g)和
-
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 H2,同时生成0.4molH2O D.该体系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且保持不变
②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改变条件 (填选项),可使K=1。
A.增大压强 B.增大反应物浓度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加入催化剂 ⑶ 某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如图1所示。
①M区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上述电池做电源,用图2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则该电解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假设溶液体积为300mL,当溶液的pH值变为13时(在常温下测定),理论上消耗甲醇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37.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是对生命一个核心过程的研究——核糖体将DNA信息“翻译”成生命,三位科学家利用X射线结晶学技术标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无数个原子每个所在的位置。
(1)蛋白质和核糖均由H、C、N、O、S等元素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C.NH3分子中氮原子采用sp2杂化 D.CO2与COS(硫化羰)互为等电子体 E.一个NNNH2NNH2NH2(毒奶粉事件的配角)分子中共含有15个σ键
(2)基态碳(C)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也是生命必需物质。冰是人们迄今已知的由一种简单分子堆积出结构花样最
多的化合物。其中冰—Ⅶ的晶体结构为一个如左图所示的立方晶胞,每个水分子可与 周围________个水分子以氢键结合,晶体中,1 mol水可形成________mol氢键。 (4)生命活动中的另一种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如右图:该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共有________
个,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共有________种。
38.某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⑴ A→B的反应类型是 ,
B→C为加成反应,则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是 ; ⑵ H中除了羰基(
)外,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⑶ 实验室制A的化学方程式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