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和区别。 2.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 教学过程
【关注热点 激趣导入】
教师:以手机细菌培养实验引入,展示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
【阅读教材 建构概念】
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 中分布的场所) 吞噬细胞等 免 免疫细胞 T细胞 疫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系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B细胞 统 (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 利用生活经验,实例介绍免疫器官,如裸鼠、淋巴结、白血病、扁桃体发炎。
以血常规检查介绍免疫细胞,白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又包括B淋巴细胞和
T淋巴细胞。病原体感染导致白细胞数量变化,可提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如淋巴细胞数量上升一般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数量下降一般为病毒感染,为医生开提供依据。
介绍AIDS,即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HIV病毒感染引起。T细胞是极为重要的免疫细胞,HIV病毒专一性寄生在T细胞中,引发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免疫的三道防线。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第一道防组成 皮肤和粘膜 功能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清扫异物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先天) 特异性免疫 (后天形成) ①抗体是受抗原刺激之后产生的。 ②抗体只能特异性的消灭相应的抗原。 师生总结:
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体:特异性消灭抗原的球蛋白。
分布: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中( 如乳汁中) 教师给出实例学生区分抗原抗体:
过渡:既然抗原可以刺激机体让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被消灭,但是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后为什么会死亡呢?
【资料分析 小组竞答】
小组讨论资料分析 ──HIV侵入人体引起T细胞浓度变化曲线 ① HIV侵入人体后浓度有什么变化?
②HIV侵入人体引起T细胞浓度有什么变化? ③T细胞减少对人体免疫功能有什么影响?
④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患者的死因有什么关系? ⑤人体免疫系统有什么功能?
人体可以随时预防病原体的侵入,清除进入身体的病原体,并且监控者自身病变的细胞以防癌变。 【资料分析 突破重点】 体液免疫
第一环节:看图交流讨论;
学生观察教材37页2-16体液免疫过程图,思考问题: ①B细胞如何识别到抗原的?有几个途径? ②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有什么反应? ③最后抗原是在哪里,怎样被消灭的? ④记忆细胞有什么作用? 分小组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第二环节:全体学生画体液免疫的概念图,自评自改合作学习; 师生一起小结体液免疫过程,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概念。
过度:抗体能否直接进入细胞去消灭细胞内的抗原?引出细胞免疫的学习。 细胞免疫
第一环节:看图交流讨论 ①效应T细胞能否消灭抗原? ②效应T细胞有什么作用?
③抗原最后是在哪里,怎样被消灭的? 第二环节:展示图解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效应T细胞不能直接消灭抗原,是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出来被体液中的抗体结合,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第三环节:归纳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概念 【知识拓展 能力提升】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和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解,归纳其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深刻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方式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发挥免疫作用的 主要细胞 B细胞 T细胞 作用对象 抗原 靶细胞 作用方式 抗原抗体特异性的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释放淋巴因子 【反馈练习 总结提高】 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及时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查漏补缺。 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2.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 C )
A.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B.形成浆细胞
C.形成效应T细胞 D.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3.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C ) A.浆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抗体 4.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
5.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B )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6.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B )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7.为使移植器官长期存留,病人要长期使用某种药物,该药物的作用是( B ) A.激活免疫系统 B.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 C.抑制术后感染 C.保证植入器官的血液供应
7.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C )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
师生共同总结这两节课所学的免疫调节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八、板书设计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系统对内:监控和清除功能 2.免疫系统对外:防卫功能 三、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 2.自身免疫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