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提升学习单
【课堂巩固】(12分钟完成)
1.[2012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
①
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 【解析】对这两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理解可多元化,其中衬托的表现手
- 9 -
法相当明显。
【答案】“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
答:
【解析】首先从题目及整首诗歌中把握诗歌大意,诗歌是作者在邯郸驿馆的思家之作。其次回答赏析诗句的题目的原则是要始终扣住诗句来回答问题。对诗句中的名词要关注,将其作为意象
- 10 -
来把握其中的关系,自然地引申出对作者心情的评价。
【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狐寂心情。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
答:
【答案】在诗人笔下,雁鸣可以唤起离情,敲打愁绪。“叫起”“敲残”两
- 11 -
个词语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游子内心的极度愁苦。 【课后提升】(8分钟完成)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出栈 [清]张问陶
马嘶人语乱斜阳,漠漠连阡水稻香。
①②
送险亭边一回首,万峰飞舞下陈仓。 [注]①送险亭:在四川境内栈道终点处的一座亭子。②陈仓:在今宝鸡市境内,为关中与汉中交通要道。
“万峰飞舞下陈仓”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解析】先答修辞手法,再结合诗句阐释,并回扣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夸张、拟人。走出险境后,回首望去,走过的山峰好像在飞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走过险途之后的轻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