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建筑与结构
4.1 设计原则与总体构思
建筑设计将严格遵照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可靠的建筑构造。在建筑形象上充分考虑建筑的总体性和地方性,力求布局合理,造型美观,色彩协调,努力创造既有时代感又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建筑群的新形象。
根据本项目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明确等特点,设计将充分利用建设场地的自然地貌和气候特征,巧妙地运用建筑设计手法,使每个建筑物都具有良好的朝向及采光。同时充分利用建筑物之间的空地,加强绿化措施,种植长青植物,形成立体的绿色屏障,为职工工作和生活营造一个优美的室外环境。
4.2 建筑设计
(1) 屋面:一般生产车间屋面排水均为无组织排水,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坡度为3%,压型钢板屋面坡度为10%。屋面防水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粉20mm厚1:2防水砂浆。辅助建筑屋面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屋面隔热采用架空隔热板及吊顶两种形式。
(2) 楼地面:一般生产车间为C20混凝土地面,楼面为钢筋混凝土随捣随光。值班室楼地面采用地砖,管磨机厂房及烘干机房采用轻钢结构。生产车间室内外高差为300mm,辅助车间室内外高差见单体设计。
(3) 墙体及粉刷:一般生产车间内、外墙均采用240mm厚粘土多孔砖墙,需围护的皮带廊采用压型钢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采用非承重粘土多孔砖墙,其余采用承重的粘土多孔砖墙。
一般车间及辅助建筑外墙均刷外墙涂料,内墙面喷(刷)石灰浆或乳胶漆,值班室、车间配电室等内墙做水泥砂浆粉刷,刷涂料。一般车间顶棚为喷白。
(4) 门 窗: 一般车间外门窗采用钢门窗,辅助建筑外门窗采用彩板门窗。 一般内门窗采用木门窗,值班室采用塑钢门窗。
(5) 楼梯、栏杆: 一般生产车间均采用钢梯,平台栏杆一般采用钢栏杆。
(6)油 漆: 凡木制构件均采用调和漆做一底二度,颜色与环境协调。凡钢制构件均刷防锈漆一道,铅油一道,颜色应在单项工程中与木制构件相一致。
建筑设计中采用的通用标准为全国通用标准图及安徽省标准图。 4.3 结构设计
(1) 基础设计: 圆库基础采用桩基础,磨房采用柱下钢筋砼独立基础,空压机站、水泵房等采用砖条型基础,基础埋深1~1.2米。
(2)主体结构选型
磨房和包装机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粉煤灰库、水泥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成品库采用网架结构,空压机房、水泵房采用砖混结构。
地沟、地坑一般采用C20级配密实性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不小于S8,接逢处采用双层固定式钢板止水带。
(3)结构材料: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件,除部分选用标准构件外,其标号均为C25,基础部分均为C20。砖砌体均采用MU7.5砖,M10混合砂浆,地面以下采用M15水泥砂浆,地坑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B6。
(4)抗震设计:该地区为7度设防区,本设计建筑物均在35米以下,故采用三级抗震,在结构平面布置和结点构造处理上均按抗震要求处理。
第五章 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
5.1 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
能源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节约能源是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十分重要的课题,已列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能耗消耗总量也将随之增加。水泥粉磨站没有热耗,但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将耗用大量的电能。为了更好地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本项目在设计中积极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以期获得更好的节能效果。该项目采用的节能原则如下:
(1) 选择成熟、可靠并具有较好节能效果的工艺、装备和技术;
(2) 工艺布置做到合理、流畅、紧凑、简洁,尽量减少物料输送环节,缩短输送距离,节约运输电耗;
(3) 抓好和节约能源有关的其它环节,如采用有效的防尘措施,减少物料的损耗,采用新技术、新装备以达到有效降低用气、水、电耗等;
(4) 精心设计,合理选择设备、材料,以保证系统长期安全运行。 5.1.1设计依据及标准
①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②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计交能[1997]2542号)
③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1999) ④ 《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443-2007) ⑤ 《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16780-2007) ⑥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5.2 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1)产品品种及年产量
该项目建设矿粉磨生产线,生产规模为年产矿粉15万吨。 5.3 能耗指标
主要能耗指标及相应的国家标准见下表
指标项目 管磨机综合电耗 5.4节能措施 (1)概 述
能源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危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节约能源和合理利用能源都是我国一项长远的重大政策,也是我国建材行业的技术法规。我国建材工业是资源密集型、高能耗工业,尤其粉磨系统,更是主要的能耗工段。本次矿渣粉磨设计中,能源消耗主要是电能消耗,因此,如何在保证矿粉质量的前提下节省电耗,是节能设计的关键。 (2)节能措施
本技术方案本着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指标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同时考虑国内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与现状,在设计中采用的节能措施和节能产品如下:
① 矿渣粉磨:粉磨系统电耗约占粉磨站总耗电量的85%~90%,是生产节能降耗的重中之重。本次工程设计我们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节约电能的高细管磨粉磨工艺系统,单位产品节约电能4.5kwh,年产15万吨矿粉磨生产线年节约电耗100万kwh。
单位 Kwh/t 设计指标 68 国家标准(GB/T18064-2000) ② 变电所变配电设备选用S11系列低损耗节能电力变压器,合理选用变压器容量,
在保证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变压器的装机容量,以减少变压器本身的能量消耗。
③ 有效提高变压器系统的用电质量,采用高低压电容器,用集散式无功功率补偿以
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使供配电系统的高压母线端cos?>0.95,低压母线端cos?>0.98。
④ 对于较大的风机及负荷波动较大的设备,采用交流变频控制技术,合理控制设备
的功率输出以减少无用电能浪费。
⑤ 大于500KW的高压电机,采用液体变阻器限流启动以减小大型电机的启动电流。
大于50KW的低压电机,采用软启动以改善电机的启动特性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⑥ 采用DCS计算机控制系统,合理控制设备的启动顺序及启动时间以避免生产线上
的设备发生空转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