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劳动效用 43、职业流动 44、劳务关系 45、收入分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6、简述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47、简述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48、我国改革中的政府劳动管理职能主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9、试论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成功道理。 50、试论述职业声望评价的影响因素。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题答案
(课程代码 00294)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A 5、D 6、C 7、
A 8、A 9、B 10、C
11、B 12、A 13、B 14、C 15、D 16、C 17、A 18、D 19、C 20、D
21、C 22、B 23、D 24、B 25、B 26、D 27、A 28、B 29、A 30、B 二、多项选择题
31、ABC 32、ABCDE 33、ACD 34、BDE 35、ACDE
36、BCD 37、BC 38、BCD 39、AB 40、ABCDE 三、名词解释
41、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其结构主要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42、劳动效用:是借用经济学上的“效用”概念,用来指以劳动者行为而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
43、职业流动:是指劳动者为追求自身的发展,寻求自己的价值而改变工作岗位,改换职业的行为。
44、劳务关系:是指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依据民事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关于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5、收入分配:所谓收入分配,是对一定时期的生产成果进行的分配,收入分配的类型分为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两种类型。 四、简答题
46、简述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人口才老龄化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3.人口才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7、简述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答:1.化解矛盾,提高凝聚力。2.提高劳动生产率。3.信息通道。4.维护个人品德自尊心,并抵制正式组织的不利影响以维持个人人格的感情。 48、我国改革中的政府劳动管理职能主要有哪些?
答:1.转换管理机制。2.培育劳动力市场。3.进行社会服务。4.加强宏观调控。5.建立保障体制。 五、论述题
49、试论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成功道路。 P130-P133
50、试论述职业声望评价的影响因素。P 141
答:1.职业的社会功能。2.职业要求。3.职业报酬。4.职业环境。
2009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8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
A、泰勒和梅耶 B、泰勒和韦伯 C、泰勒和配 D、泰勒和迪尔凯姆 2、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个体进行详细调查的方法称为( B) A、问卷调查法 B、个案调查法 C、参考调查法 D、实地调查法
3、基于劳动的个性,可以对劳动作出一些分类。从劳动成果与劳动者关系划分,可将劳动分为( C)
A、潜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B、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简单劳动和杂劳动 4、下列不属于直接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的是(D)
A、品貌和气质 B、报酬 C、相似和互补 D、政治信仰
5、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常用哪个指标衡量劳动者态度的总和指标?( D ) A、社会地位满意度 B、收入满意度 C、环境满意度 D、工作满意度 6、构成了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的是( C )
A、劳动 B、闲暇 C、劳动和闲暇 D、娱乐 7、劳动者行为中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A)
A、劳动性行为 B、非劳动性行为 C、劳动者群体 D、正式行为
8、根据“职业锚”理论,在作出职业选择和决策时的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正在干的实际技术内容或职业内容上的这类人属于“职业锚”的哪种类型?( A )
A、技术/职能型 B、管理能力型 C、安全/稳定型 D、自主、独立型
9、下列哪个理论强调道德是在社会系统内对社会秩序和整合起作用的主要因素?( B ) A、戴维斯和摩尔的功能分层理论 B、涂尔干的功能理论 C、帕森斯的社会分层系统功能论 D、以上理论都不是 10、职业生涯管理中心最核心的是( C )
A、员工自我评价 B、组织对员工的评价 C、制定员工发展计划D、职业培训与指导 11、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学派观点的是( A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C、根据生产资料占有来划分社会阶层 D、社会结构决定人们手社会行为 12、在功能论范式的框架中,最早对社会分层进行论述的是(A ) A、涂尔干 B、帕森斯 C、格兰诺维特 D、摩尔
13、根据年龄与职业流动的关系,下列哪类人在职业流动率上与其他三种存在显著差别?
( B )
A、办事员 B、企业内的普通工人 C、主要负责人 D、商业人员 14、适用一般纺织企业的定额方式的是( B )
A、劳动时间 B、看管定额 C、时间定额 D、产量定额 15、把人们组合行为分为工作任务型和人际关系型的组织学研究专家是( C ) A、韦伯 B、巴纳德 C、贝尔斯 D、莫雷诺
16、强调企业是一个社会机构而不仅仅是赢利机构的学派是( B )
A、自由改革主义学派 B、正宗多元论学派 C、激进学派 D、管理主义学派 17、国际劳工组织行动的基本原则是( A)
A、三方协调原则 B、民主协商原则 C、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D、独立自主原则
18、维持生存薪酬理论最初的提出者是( D )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魁奈 D、威廉·配 19、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的现实依据是(C )
A、要素所有权 B、计划经济 C、市场经济 D、按劳分配 20、导致行政垄断行业的员工和其他员工收入分配之初就处于不平等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C) A、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 B、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 C、非市场化的因素(行政垄断) D、机会不平等
21、政府在制定劳动政策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向哪一方倾斜?( D ) A、雇主 B、国家 C、工会 D、劳动者 22、劳动争议的主体必须是( C)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劳动关系的当事人 D、政府 23、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诉讼的必经程序是(C )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其他 24、国家通过社会保障的有关措施保证每个成员在遇到风险事故时予以救助,使其不陷入贫困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是( B )
A、自助型 B、救助型 C、保险型 D、国家保障型
25、对那些因达到规定的年龄,按国家规定解除劳动义务后,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险制度是( C )
A、医疗保险 B、失业保险 C、养老保险 D、生育保险 26、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是(D)
A、由职业病引起的病患者 B、由工伤致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C、因其他原因失去劳动能力的人 D、劳动者自身身体所致的病患者
27、就业对劳动者个人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下列对劳动者个人来说是最基本的基础和前提的功能是( A)
A、劳动者生活保障功能 B、劳动者自我实现的功能 C、劳动者自我发展的功能 D、劳动者服务社会的功能
28、在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中,把发展乡外镇企业作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中国共产党在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 B )
A、大力发展大中城市B、大力发展小城镇 C、大力发展都市圈 D、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29、社会弱势群体在遇到就业困难时最直接面临的问题是( B )
A、生活失业信心 B、经济收入减少 C、人际交往无能 D、难以自我调适 30、出现童工问题的背后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B )
A、法治意识谈薄 B、贫富差距的扩大 C、监管部门监督不力 D、缺乏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