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初存货成本=0
本期生产成本=10 000×5+20 000=70 000(元) 单位产品成本=70 000÷10 000=7(元/件)
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本=0+70 000=70 000(元) 期末存货成本=2 000×7=14 000(元) 营业成本=70 000-14 000=56 000(元) 营业毛利=80 000-56 000=24 000(元) 营业费用=1 200(元)
营业净利润=24 000-1 200=22 800(元)
4.某公司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年初已接到全年订货量为10 000件,单位售价为80元,平均单位成本为直接材料24元、直接人工12元、变动制造费用4元、固定制造费用10元。现有一客户临时订货2 000件,订货价格为50元。 要求:(1)若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3 000件,接受临时订货无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且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利用机会,那么是否接受订货?
(2)若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2 000件,接受临时订货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8 000元,若不接受订货可将剩余生产能力出租,可获租金收入3 000元,那么是否接受订货? 解: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分析如下:
(1)因为追加订货售价50元大于单位变动成本40元(24+12+4),所以可以接受追加订货,并由此可多获利润:(50-40)×2 000=20 000元。 (2)编制差量分析表,如下表所示: 方案 项目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变动成本 专属成本 接受追加订货 50×2 000=100 000 101 000 40×2 000=80 000 18 000 机会成本 3 000 差量损益 -1 000 可见,订货可使公司减少利润1 000元,因此不应该接受追加订货。
5.某工厂有剩余生产能力10 000机器小时,既可用于生产甲产品,也可用于生产乙产品,各项资料
如下:
摘 要 每件机器小时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 甲产品 20 160 110 12000 乙产品 25 180 105 如果生产甲产品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1 000元,生产乙产品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1 600元,要求:作出生产哪种产品的决策。
解:根据资料编制差量分析表如下表所示:
产品 项目 每件定额工时(机器小时) 最大产量(件) 单位售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甲产品 乙产品 20 25 10 000÷20=500 10 000÷25=400 160 180 110 105 单位边际贡献(元) 50 75 剩余生产能力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元) 50×500=25 000 75×400=30 000 减:专属固定成本(元) 剩余边际贡献总额(元) 2 000 23 000 3 000 27 000 从以上计算结果来看出,生产乙产品比甲产品能提供更多的剩余边际贡献(总额)。应该选择开发乙产品较为有利。
34.(10分)设某厂生产、销售A、B两种产品,单位售价分别为:A产品20元,B产品10元,边际贡献率分别为:A产品40%,B产品60%。全月固定成本36000元。本月A产品销售6000件,B产品销售4000件。
要求:计算(1)企业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用金额表示) (2)A、B产品的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用实物单位表示)。
35.(5分)设某厂生产C产品,从历史成本数据中查出上年产量最高为8月份,共生产5000件,总成本为18500元,产量最低为12月份,共生产3000件,其总成本为12500元。计划年度1月份的产量为4000件。
要求:用高低点法预测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各为多少? 36.(10分)设某厂生产销售D产品,售价为10元,每月销售500件,单位变动成本5元,固定成本1000元。如果价格下降到9元,预计销售量可达1000件;下降到8元,预计销售量可达1500件。但销售量增加到801件以上,单位变动成本全部将为6元;销售量增加到1201件以上时,单位变动成本全部将为6.50元,固定成本不变。 要求:计算利润最优的定价及其销售量。
37.(10分)设某厂购买机器一台,价格30000元,预计可使用4年,每年可生产产品6000件,售价每件6元,变动成本为4元,固定成本总额为8000元(包括折旧)。 要求:计算该机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折现率为12%。 附:1元年金现值系数 12% 15% 20% 25% 30% 2年 1.690 3年 2.402
4年 3.037 2.855 2.589 2.362 2.166
4.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项 目 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 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1.5元/公斤 0.9公斤/件 1.35元/件 材料实际单价1.40元,生产耗用8 000公斤,生产甲产品10 000件。 要求:(1)计算生产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2)分别计算材料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3)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5.大江机械厂准备对外长期投资,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投资150万元,投资后共可获利5年,每年现金净流量均为50万元;乙方案投资100万元,投资后也可获利5年,每年现金净流量分别为20万元、20万元、30万元、30万元、40万元。问: (1)假定折现率10%,甲、乙两方案投资净现值各为多少? (2)从投资净现值来决策,是甲方案好还是乙方案好? 附:有关现值系数见下表 一元复利现值系数
i n 9% 10% 1 2 3 4 5 0.917 0.842 0.772 0.708 0.650 0.909 0.826 0.751 0.683 0.621 年金现值系数 i n 10% 1 2 3 4 5 0.909 1.736 2.487 3.176 3.791 36.(10分)某公司生产A产品,销售10 000件,单价300元,单位变动成本180元,固定成本600 000元。
要求:(1)计算保本点销售量和保本点销售额。 (2)计算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额。
(3)若明年其他条件不变,要使利润增加50%,销售必须增加多少件? 38.(10分)某公司本年产销一种产品,单价15元,期初无存货,本年生产10 000件,销售8 000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8元,固定制造费用总额24 000元,推销及管理费用总额12 000元均为固定性的。
要求: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期销货成本、营业利润。
39.(10分)某公司准备搞一项新产品开发的投资项目,预计资料如下:第一年初和第二年初各投资500万元建造固定资产,第二年末建成。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6年,期满净残值16万元,直线法折旧。投产后每年预计获得净利200万元。
要求: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40.(10分)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计净现金流量如下:NCF0= —100万元, NCF1-10=25万元。若资本成本为8%。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并作出是否可行的决策。 (8%,10年的年金现值系数6.71008)
1.假定某企业今年下半年6个月的运输费(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如下表所示:
月份 运输量(吨) 7月 300 8月 200 9月 520 10月 350 11月 400 12月 250 运输费(元) 3 400 2 500 5 600 3 800 4 300 2 800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将运输费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
(2)若计划期运输量为480吨,则维修费总额为多少?
2.某企业只生产并销售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 000元,预计可销售8 000件。 要求计算:
(1)保本点;(2)单位边际贡献;(3)边际贡献率;(4)安全边际率;(5)预计实现利润。
3.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年需A 零件20000件,利用企业现有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为80元,其中分摊的固定费用为10元。A 零件若外购,单位价格为76元。 要求:(1)根据资料分析确定A 零件应否外购(不考虑剩余生产能力的利用)?
(2)若该企业放弃自制,将生产设备出租,每年可获租金收入144 000元,这时A零件应否外购? 4.假定A 公司只生产一种甲产品,预测在20×1年第一季度其各月销售量分别为1 500件、1 800件、2 000件;甲产品销售单价为10元。若该公司商品销售货款的收回,按以下办法处理:当月收款60%,下一个月收40%。又假定计划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为8 000元。 要求:
(1)计算A公司计划期间第一季度的各月预算销售额;
(2)计算第一季度各月预计现金收入。
5.H厂发生一项投资事项:购置一台设备投资80万元,投产后每年现金净流入量分别为32万 元、28万元、25万元、21万元和16万元。 要求:
(1)计算该投资事项的内含报酬率。
(2)H厂资金成本率为17%,投资事项是否可行? 附:有关现值系数见下表
n i 1 2 3 4 5 复利现值系数 17% 18% 19% 0.855 0.731 0.624 0.534 0.456 0.847 0.718 0.609 0.516 0.437 0.840 0.706 0.593 0.499 0.419 20% 0.833 0.694 0.579 0.482 0.402
1.设某企业仅产销一种产品,年产销量为80,000件。该产品单位售价5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年固定成本600,000元。该企业现拟购置一台专用设备,价值1,200,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残值200,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可使单位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下降40%。
要求:分析该企业是否应购置该项设备。
2. 设某企业生产一种半成品,年产量10,000件,该半成品可直接对外销售,单位售价20元,有关的单位产品制造成本资料如下: 直接材料 4元 直接人工 6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 2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 3元 合计 15元
该企业正考虑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将该半成品继续进行加工,加工1件新产品需耗用1件半成品。新产品单位售价28元,与深加工有关的追加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 1元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 2.5元 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1.5元 专属固定成本15,000元
要求:分析该深加工方案是否可行。
3.某公司本年度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及相关资料如下: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240,00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发生额246,800元 预计应完成的总工时80,000元 本年度实际耗用工时数 70,000元
本年度实际产量应耗标准工时 64,000元
要求: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耗费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4.设某企业现有一台3年前购置的机床,购价为112,000元,可使用5年,5年终了,其残值为6,000元,如以现有机床同新式的机床相交换,仅需补付62,000元。其年使用费(现金支出部分)可比现用的机床节约20,000元。 要求:(1)设i=14%,用净现值法判断新式机床替代现用机床的方案是否可行。 (2)为使新式机床与现用机床使用的经济效果一样,新式机床的年使用费应为多少?
n 1 2 3 4 5一元的现值 0.877 0.769 0.675 0.592 0.519一元年金的现值 0.877 1.647 2.322 2.914 3.4335.假设某分部的经营资产为400,000元,经营净利润为120,000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