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某年入冬以来干旱灾害地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此次干旱中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C.油菜
B.小麦 D.玉米
2.除干旱外,图中甲地区易发的气象灾害还有( ) A.台风、洪涝 C.夏涝、寒潮
B.寒潮、沙尘暴 D.台风、寒潮
解析 第1题,结合旱灾出现的时间和受灾地区可知,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小麦。第2题,甲地区为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寒潮与沙尘暴。 答案 1.B 2.B
中央气象台2019年11月17日0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山东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10~12 ℃,局部可达14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山东、台湾、海南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4.对于华北南部地区来说,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发生在( )
A.冬半年 C.秋季
B.春末夏初 D.秋末冬初
解析 寒潮是北方冷空气南下引起的急剧降温,对我国北部地区影响大,南方受其影响则较小。华北南部地区以旱作农作物种植为主,秋末冬初突然爆发的强冷空气对晚秋作物影响极大。 答案 3.D 4.D
读我国大陆雨涝分布图、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与中国雨涝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 ) A.沿海和平原地区多雨涝
B.雨涝的分布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C.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 D.雨涝与离海远近密切相关
6.由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以得到下列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发生
B.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水稻种植地区
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无关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与中国雨涝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第6题,由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知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答案 5.C 6.B
2019年年初的暴雪严寒天气导致新疆北部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50余万人受灾,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已达20 022万元。据此完成7~8题。 7.新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 A.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D.无法判断
8.暴雪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一个环节( ) A.蒸发 C.水汽输送
B.降水 D.地表径流
解析 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水循环方式以陆地内循环为主;暴雪属于固体降水。 答案 7.A 8.B
天山网讯,2019年3月15日18时40分至夜间12时左右,特克斯县突发融雪性洪水,当地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赶赴现场抗灾、救灾。据此完成9~10题。 9.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的总特点是( )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西坡和北坡多,南坡和东坡少 A.①②④ C.①③④
10.我国洪水类型主要有( )
①暴雨洪水 ②融雪洪水 ③冰凌洪水 ④海浪洪水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第9题,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第10题,我国洪水灾害有暴雨洪水、冰凌洪水、融雪洪水三种类型。 答案 9.D 10.A
11.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和秦岭 C.大巴山和巫山
B.太行山和雪峰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解析 以统计图为情境,考查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知识。地质地貌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于多断层、坡度陡、地势起伏大、地表岩石破碎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