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二首》
《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并学会书写本课生字。
2.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欣赏古诗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 了解农历二月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欣赏古诗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新学堂歌》音频、歌曲《村居》音频、朗诵音频、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初尝诗味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形象生动。以新学堂歌之情景剧,让学生初尝古诗之魅力,引导学生多读诗书。
1. 播放《新学堂歌》视频
2. 诗里有画,诗里有歌,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我们的古诗就是这么的有魔力。面对这
么美妙的传统诗歌,我们该怎么做呢?孙洙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熟悉一些古诗词,你将终生受益。多听一听为古诗词谱写的歌曲,你将会熟悉更多的古诗词。”(汪国真)《新学堂歌》已经将20首优秀的古诗谱成音符,供我们边哼着曲调娱乐,边轻松地背诵古诗。(大屏幕出示:愿你都能用诗文的语言, 展示自己诗化的心灵)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首古诗《村居》,用古诗
来美化自己的心灵。 板书课题:村居
二、聆听《村居》、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诗、歌相通,通过聆听,感知古诗韵味,培养学生品味古诗的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1.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的聆听这一首古诗歌《新学堂歌》之《村居》,感受一下古诗
里的春天。
2. 同学们,听完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回答)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学习识字,培养学生自学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1.请大家利用拼音自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得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记住字音字形。
板书全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抽查生字认读情况,根据情况提示、纠正。
四、理解诗句、感悟诗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全诗的分析,结合现实,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利用朗诵视频生动展现诗情画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会本诗,感受古诗的意境;通过背诗游戏,让学生更快更好的记住古诗,培养其学习传统文化之兴趣。
(一)识记生字、读准古诗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古时候二月的春天是怎样的呢,她有怎样的美景,和我们现在的春天一样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找一找诗中的春景。
大家看到了怎样的春景呢?老师请同学来回答一下。
刚才同学们有回答到:小草、黄莺、杨柳,也就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老师请一位同学带上自己的感受把这一句诗读出来。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
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生机盎然的景象。
2.播放动画,制造身临其境之感,帮助学生理解: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真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我们一起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这一句古诗。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大家想做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2.古诗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他们在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古诗第二句,看一看古时候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 3.请同学起来回答。
4.原来呀古时候的小朋友也要上学,而且她们和大家也一样一放学就忙着跑回家去玩。这里的“放纸鸢”呢,老师解释一下,就是放风筝。大家有没有放过风筝呢?想不想和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放飞心爱的风筝呢?
5.在古时候,人们喜欢在春日里放风筝,他们在放风筝的同时也会许下美好的愿望。我们看,古诗中的小朋友放学之后在这么美的地方放飞纸鸢,纸鸢在天上飞,孩子们在地上闹,多么热闹的场景啊
6.老师请同学们把这种欢乐、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快玩乐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聆听朗诵,整体感知
1.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一首诗,静静地感受全诗。
2.学完这首诗,我们再次听朗诵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交流聆听后的感受。 3.多么神奇呀,一首简单的古诗,竟然让大家有这么多的感受,二十八个字就写出了这么美丽的春天,这么生动的场景,现在请同学们多读几遍,争取能背诵下来。一会儿我们来背诗接龙。
4.背诗接龙,一人一句。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纠正书写,回归基础。 1.出示生字卡“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六、知识延伸、感知传统
【设计意图】:由诗中二月延伸相关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体味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继承传统文化之自觉。
同学们表现都很棒在这首诗中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春日里,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人们都很愿意出门玩乐,就像我们春天会带同学们出门春游,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其实呀,我们古诗里面所说的二月是农历的二月,这是春季的第二个月,在这一个月里呢有很多的传统节日:
1. 二月初一是“中和节”,这一天是太阳公公的诞辰,古时候的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太阳,
祈求丰收。
2. 二月初二是“龙头节”,俗称“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在这一天会祭祀龙神,祈求风调
雨顺,实际上也是对粮食丰收的一种祈祷。北方地区也有吃猪头肉、礼法(剪“龙头”)的习俗。
3.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各地的日期不一样,一般是在二月初二,也
有在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举行的。这一天,人们会穿上漂亮的衣服结伴出门“踏青”、“赏红”。
结课:
不管是哪一个节日,实际上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像诗里的小朋友一样,我们还会在春天里放飞风筝,等下次我们在去放飞风筝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像古人一样许下美好的愿望。当然,趁着春光正好,我们更要多读诗歌,怀抱诗歌,润泽心灵。国之经典,不可
忘却!(课件展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