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更新后,就变成真实的坐标。
(10) 在 Georeferencing 菜单下,点击 Rectify,将校准后的影像另存。后面我们的数字化工作是对这个校准后的影像进行操作的。 5.分层矢量化。
通过上面的操作我们的数据已经完成了配准工作,下面我们将使用这些配准后的影像进行分层矢量化。此时创建新的图层时可以直接导入第 4 步中创建图层的坐标系统了。
7 空间数据处理
本章通过几个练习,介绍空间数据处理有关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 投影的概念
--WORD格式--可编辑--
投影的分类 投影变换 影像配准 空间配准
空间数据处理是指针对数据本身进行的操作,包括数据转换、数据重构与数据抽取,使系统存储和采集的数据能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不产生新的信息。
数据转换主要解决几何配准的问题,包括几何纠正、投影变换和辐射纠正。辐射纠正是对图像而言,由成像系统的中心投影变换为正射投影。对我们而言用途不大,所以在这一章关于数据转换主要介绍投影变换。数据重构是指针对数据本身进行的某种格式的再建,解决结构和类型上的统一.包括结构变换(栅格到矢量或矢量到栅格)、类型的转换、数据的压缩、边沿匹配。数据压缩主要是对栅格数据的,边沿匹配在 ArcGIS 中体现在空间配准上,在这一章里主要介绍空间配准。
数据提取是指针对数据本身进行的有条件的提取,以满足某种特定的需求。包括类型提取、窗口提取、布尔提取、空间内插等。关于数据提取部分主要介绍空间内插,放在第八章结合实例介绍。 7.1 坐标系统
--WORD格式--可编辑--
目前,世界各国、各地区已建立了各种规模和类型的 GIS,这些系统为经济、国防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论每个应用型的 GIS 的服务目的是什么,每个 GIS 自身的数据必须是在统一的地理参照系 下的数据,也就是说要有统一的坐标系和高程系。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近似球体,其表面高低不平,极其复杂。
假想将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延伸到大陆内部,可以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与地球比较接近的形体。把该形体视为地球的形体,其表面就称之为大地水准面。但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和地面高低起伏不平,使各处的重力方向发生局部变异,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大地水准面显然不可能是一个十分规则的表面,且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达,因此,大地水准面不能作为测量成果的计算面。
为了测量成果计算的需要,选用一个同大地体相近的、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表达的旋转椭球来代替地球,且这个旋转椭球是由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凡是与局部地区(一个或几个国家)的大地水准面符合得最好的旋转椭球,称为参考椭球。经过长期的观
--WORD格式--可编辑--
测、分析和计算,世界上许多学者和机构算出了参考椭球的长短半径的数值。
我国 1952 年前采用的海福特椭球,1953 年起改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1978年后开始采用 1975 年国际椭球,并以此建立了我国新的、独立的大地坐标系。 二、坐标系
坐标系——确定地面点或空间目标位置所采用的参考系。与测量相关的主要有地理坐标系和平面坐标系。
(1)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我们在 ArcView 和 ArcInfo 中经常看到这种坐标系,它是一种用三维球面来定义地物位置的坐标系,地面上任一点 M 的位置可由经度 λ 和纬度 φ 来决定,记为 M(λ,Φ)。经纬度是衡量地物点到地心和地球曲面之间的角度的。坐标原点
在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的交点,因此地理坐标系被分为四个象限。
--WORD格式--可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