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川省内江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5:16: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内江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检测题

化学(理科)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2分) 1.在元素周期表的过渡金属元素中能找到( ) A. 新制农药元素 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新制农药元素可以从周期表的右上角中的非金属元素中找到,选项A错误; B、制光导纤维元素是Si、O,属于非金属元素,Si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选项B错误;

C、制半导体的元素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找,选项C错误; D、制催化剂的元素从元素周期表的过渡金属中找,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的性质知识,题目较为简单,熟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性质即可解答。

2.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 碘升华 溶于水

- 1 -

B. 制光导纤维元素 C. 制半导体元素 D. 制催化剂

B. 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 酒精溶于水 D. HCl气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并电离,以及发生化学反应都存在共价键的断裂过程。 【详解】A. 碘升华克服的是范德华力,共价键没有被破坏,A项错误;

B. 溴蒸气被木炭吸附,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没有化学键的破坏,B项错误;

C. 酒精溶于水后,酒精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没有化学键的破坏,C项错误; D.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电离出氯离子和氢离子,所以有化学键的破坏,D项正确; 答案选D。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l-的结构示意图:

B.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答案】D 【解析】

D. 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l

【详解】A. Cl-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不选;

B.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是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故B不选;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故C不选;

D. 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l,故D选。 故选D。

【点睛】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都能表示出分子的空间结构,但球棍模型中有短线连接各个原子,还有注意的是不管是球棍模型还是比例模型,代表各原子的球的相对大小要符合实际情

- 2 -

况。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除了要写出共用电子对外,还要表示出没有共用的电子。

垐?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噲?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

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C,同时生成n mol D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D,同时生成2n mol A ③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④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⑤v(A)∶v(C)∶v(D)=2∶1∶1 A.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生成nmolC是正反应,生成nmolD也是正反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故错误;②生成nmolD是正反应,生成2nmolA是逆反应,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得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③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正确;④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错误;⑤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与平衡状态无关,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故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②③,故选A。

5.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金属钠与水 ②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③H2在Cl2中燃烧 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⑤酸碱中和 ⑥碳酸钙热分解 A. ①②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活泼金属和水或酸的置换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的分解反应、NH4Cl与Ba(OH)2·8H2O的复分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B. ②③④

C. ②⑤

D. ②③④⑤

- 3 -

解反应、碳和水蒸气生成水煤气的反应、碳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详解】①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是放热反应; ②NH4Cl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③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不是化学反应,但是吸热的过程; ⑤酸碱中和都是放热反应; ⑥碳酸钙热分解是吸热反应; 故选B。

6.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 还原性:HF>H2O>NH3 C. 热稳定性:HBr>HCl>HF 【答案】D 【解析】

【详解】A. HF、H2O和NH3的还原性体现在负价的F、O、N上, F、O、N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负价的F、O、N 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即还原性:HF<H2O<NH3,故A不选;

B. Mg、Ca和Ba位于周期表中第ⅡA族,从Mg到C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逐渐减弱,所以金属性:Mg<Ca<Ba,故B不选;

C.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和非金属性一致,F、Cl、Br是同一主族元素,从F到Br,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也逐渐减弱,即热稳定性:HBr<HCl<HF,故C不选;

D. HClO4是强酸,H2CO3是弱酸,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故D选; 故选D。

【点睛】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比较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原子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可以通过比较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金属单质的还原性、相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以及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比较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得到电子,还可以通过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以及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

- 4 -

B. 金属性:Mg>Ca>Ba D. 酸性:HClO4>H2CO3>HClO

7.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水稀释能减慢双氧水分解的反应速率

B. 用块状锌代替粉末状锌与稀硫酸反应能加快反应速率 C. 当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相等时,反应达到限度

D. 在合成氨反应中,增大N2浓度一定可以使H2的转化率达到100% 【答案】A 【解析】

A,加水稀释,减小反应物浓度,减慢反应速率,A项正确;B,用块状锌代替粉末状锌,减小固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减慢反应速率,B项错误;C,反应达到限度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不一定相等,C项错误;D,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无论反应条件如何改变,H2、N2的转化率都小于100%,D项错误;答案选A。

8.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和它的一氯取代物的数目可能是 A. 2个甲基,4种 C. 3个甲基,5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C6H14

5

B. 4个甲基,1种 D. 4个甲基,4种

①CH3CH2CH2CH2CH2CH3②CH3CH2CH(CH3)CH2CH3③(CH3)2CHCH2CH2CH3④(CH3)2CHCH(CH3)2⑤(CH3)3CCH2CH3。

【详解】A. ①有2个甲基,其一氯取代物有3种,故A不选;

B. 4个甲基的有④和⑤2种,④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⑤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故B不选; C.3个甲基的C6H14有②和③,②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③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故C选; D.4个甲基的有④和⑤2种,④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⑤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故D不选; 故选C。

【点睛】甲基指的是-CH3,不是专指主链上连的取代基,CH3CH2CH2CH2CH2CH3有2个甲基,CH3CH2CH(CH3)CH2CH3主链上连有1个甲基,端点还有2个甲基,所以共3个甲基。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

四川省内江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r5a446ztd55mbv23rb17u3cm9b9uy004j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