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同步试题
一、填空 1.( )
( )( )
( )
( )
考查目的:进一步强化对倒数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答案:
,,
,1,
。
解析:引导学生通过审题明确意图,先找出最简单的共同结果“1”。该题分别考查了求分数、整数、小数的倒数,1的倒数,以及用代数式表示互为倒数的关系等知识。 2.
既可以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其中一个因数是( ),求另一个因
是( ),求这个数。
数的运算;还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 考查目的: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5,
;
,5。
解析:将除法的意义和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加深理解、深化知识间的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3.用
千克小麦可以磨出
千克面粉,每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 )千克,要磨1千
克面粉需要小麦 ( )千克。
考查目的:结合实际问题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
,
。
解析:用面粉的质量除以小麦的质量就是每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用小麦的质量除以面粉的质量就是磨1千克面粉需要的小麦的质量。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分清求的是什么,然后确定用哪个量去除以哪个量。 4.在算式
中,当( )1时,商大于
。(填>、<或=)
;当( )1时,商等于
;当( )1时,商小于别小于、等于、大于它本身。 答案:<;=;>。
考查目的: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大于1、等于1、小于1的数(0除外),商分
解析: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分别举出商小于、等于、大于被除数的例子,然后归纳得出规律。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分数乘法中的这一知识点进行对比,说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
1
5.算一算,想一想 (1) (2)
( )( )
( )( )
( ); ( )。
考查目的: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熟练掌握。 答案:
,
,
;,
,
。
解析:较为明显的规律是第一组得数中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第二组得数中分母没有发生改变,结合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仔细观察后发现,两组题目最后的结果都与第一个数相等,对于这一规律,可引导学生通过列综合算式计算的方法发现其中的原因。 二、选择 1.算式
与
相比较,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意义相同 B.结果相同 C.意义与结果都相同 D.意义与结果都不同 考查目的: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 答案:B
解析:该题通过比较的方式,深化学生对分数乘法、除法不同意义的理解。再根据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判断出两个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 2.在计算 A. C. 答案:C
解析:利用计算方法比较等号两边的式子,或通过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定。得出结论后,可继续引导学生对三种正确的算法进行比较,从而优化此类习题的计算方法。 3.一根绳子,剪去后还剩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
时,下面的算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D.
考查目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答案:B
2
解析: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则剪去后还剩下全长的,已知全长的
是
应的分率。 4.如果
米,求全长。用除法列式解答。分析该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量和米对
,且均不等于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
是( ),最小的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答案:D,B
解析:在结果相等且含有字母的分数乘除法式子中,利用已知数比较未知数的大小。可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
,所以
。
,再引导学生发现,因为
5.甲数是60,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应补充的条件是( )。 A.甲比乙少解。 答案:A
B.甲比乙多
C.乙比甲少
D.乙比甲多
,那么横线上
考查目的:在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中,对题目特征的把握,以及解答思路的理
解析:该题首先应确定以乙数为单位“1”,列式的依据是具体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 三、解答 1.看图列式计算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