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厚0.40~5.50米,平均1.95米。
3)中风化花岗岩③-3:属软岩,褐黄、青灰色,部分矿物风化明显,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岩芯呈块状及短柱状,金钢石钻具可钻进。所有钻孔均钻入该层,揭露厚度0.40~7.50米,平均3.20米,层厚不详。
4)微风化花岗岩③-4:属较硬岩,褐黄、青灰色,部分矿物风化明显,节理裂隙稍发育,岩体破碎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类,岩芯多呈10~30cm柱状,金钢石钻具可钻进。钻孔ZK1、ZK6、ZK7、ZK9、ZK12、ZK17、ZK20、ZK36~ZK38号钻至该层,揭露厚度1.00~3.50米,平均2.75米,层厚不详。 (二)、地下水
勘察期间,所有钻孔均遇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位变化因气候、季节而异,丰水季节,地下水位明显上升,第四系各地层多处于饱水状态;枯水季节,地下水位随之下降。此外在花岗岩各风化带裂隙中尚存有少量基岩裂隙水,主要受上层地下水补给,其赋存水量及导水性均存在各向异性的特征。本次勘察测得各钻孔潜水稳定水面埋藏深度变化于0.10~1.80米之间,水位标高介于0.29~1.96米之间。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1~9.84m。
第四章 施工条件与工程特点
一、施工条件
1、施工场地及周边建筑
本项目场地平整,基坑深度为3.1米,施工中重点是降低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保护临近建筑物的安全。对施工噪音有严格限制,必须确保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二、工程特点
1、地质条件简单,为单一的软土层
2、基坑为浅基坑,本基坑开挖深度3.000米。 3、基坑支护施工工序少,但工程量大。
4、施工干扰大:施工中重点是降低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保护临近建筑物的安全。对施工噪音
有严格限制,必须确保周边居民及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在基坑开挖时在周边建筑物设置沉降观测
11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点,每天安排专职测量员测量是否有沉降并把结果记录备案,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做好施工协调及编制真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三、施工部署
1、 主要工程施工项目 1)、基坑支护工程项目
基坑支护工程项目包括搅拌桩帷幕施工、搅拌桩软基加固施工、微型桩、φ48×3.5钢花管土钉、喷射砼等工程内容。
2)、 总体施工程序
总体施工程序:场地土方平整→深层搅拌桩帷幕施工→微型桩施工→土方分层分段开挖→φ48×3.5钢花管锚杆→C30喷射砼→土方分层分段开挖、依次施工第二、三层锚杆、网喷砼→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
施工程序详见图4.1
12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基坑周边管网、建(构)筑物详查、复核各管 线与基坑边线之距离,并标记明确 平整场地 开挖剥除场地上部一层土方至桩顶标高 沿基坑周边修建截水沟 施工微型桩桩、搅拌桩止水帷幕 设置基坑周边位移、沉降监测点、水位观测 点及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并记录初始读数 基坑土方开挖前复测 各监测点初始数据 场地外围地面硬化施工 第一层支护结构锚杆土钉施工 挂网及喷射砼至开挖面层 依次施工第二、三层锚杆土钉施工 分层分段开挖至地下室地板垫层底 是否已至基坑坑底设计标高 是 否 监测 修建坡底排水沟、集水井 至地下室结构完成,地下室外墙与坑壁间已回填土 竣工验收 清理现场
图4.1 基坑支护施工程序图
13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3、 拟投入施工机械配备及劳动力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表 表1-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机械设备名称 吊车 搅拌桩机 空压机 冲击器 注浆机 喷砼机 张拉机 钢筋弯曲机 钢筋弯切机 污水泵 潜水泵 电焊机 全站仪 经纬仪 水准仪 工程车 规格型号 25t Ph-5 QZ12 φ90 BW150 HPC-V XCQ50 GW40 H40 PT3H - 20KV.A PSTV2 FTD2GC DSZ2 - 现场管理人员
产地 国产 武汉 柳州 宣化 衡阳 郑州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日本 苏州 - 数量 2 5 5 5 5 5 1 1 1 10 10 4 1 1 1 10 6 8 3 劳动力(名) 2 4 2 3 5 6 4 2 2 2 2 4 第五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施工场地考虑地处周边的环境,平面布置既考虑施工的方便性,又为文明施工提供总体布局的协调统一,详见图5.1:基坑支护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施工进出口及现场道路
场地北面开设工地进出口大门,用于进料、运土。施工现场人员行走通道沿基坑四周采用环状布置,采用15cm厚石粉渣垫层上铺C20细石混凝土;车道宽度6m。 2、施工临设布置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