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在全县启动新一轮扶贫攻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1:15: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坚决打赢新一轮开发扶贫攻坚战

──在全县新一轮开发扶贫攻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4月28日)

同志们:

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新一轮开发扶贫攻坚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全国、全区、全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我县过去十年扶贫开发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当前开发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动员全县力量,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决打赢新一轮开发扶贫攻坚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幸福**奠定坚实基础。等一下,县委黄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认清形势,坚定打赢新一轮开发扶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十年来,在区、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有效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1

年以来,全县共

整合各类资金8.43亿元,实施各类扶贫工程项目4.8万个,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4.3亿元,是2001年的4.4倍,年均增长15.39%。人均生产总值6858元,是2001年的3.9倍。财政收入达0.89亿元,年均增长20.32%,增速比“十五”时期提高5.55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由2001年的105元增加到2010年的423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1年的1.4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91亿元,年平均增长13.89%,

1

增速比“十五”时期提高4.8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030元增加到2010年底的2944元,年均递增14%。县人民政府被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为2001-2010年扶贫开发先进集体。二是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由2001年底的10.34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5.81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例由61.1%降至31%以下。三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易地扶贫搬迁和“五村”综合治理工程,**县结束了无二级公路的历史,县际间都通了柏油路,**到周边市县的行程时间缩短一倍以上。全部乡镇也通了柏油路,村委会全通四级及以上公路,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 新建屯级公路591条912公里,修建通屯、通学校人行平板桥、铁索桥158座。新增饮水工程281处,家庭水柜2539座,解决了6.81万人的饮水难问题。新建地头水柜1.2万座,改善旱地灌溉3万亩;修建硬化水利渠道110.3公里,新增、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 4.3万亩;全县电网建设全面加强,电力供应充足,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电,99%的自然村通了电;完成农村茅(危)房改造6594户,使3.23万人住上稳固住房。对缺乏生存条件的6741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同时巩固完善了历年扶贫异地安臵场点的建设。使贫困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公共设施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农户收入持续增长,村容村貌及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四是社会事业明显进步。“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各类教育进一步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资金9682万元,改造危房1.7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4.79万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由2005年的98.6%提高到2010年的99.87%。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书费1378万元,1442名贫困大中专学生得到有效救助;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立完善,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明显提高,孕产妇“降消”工程和计划生

2

育“两免一补”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序推进,贫困人口就医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贫困群众科技意识和科技对全县重点产业及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广播电视、移动通讯“村村通”工程得到有效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公益性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及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五是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十年来,全县围绕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的开发,实施了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排涝增灌等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施了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减少了贫困家庭的生活支出,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全县新建沼气池3.02万座,完成退耕还林23.2万亩,有1.1户4万余人实现了人畜分居,人居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六是社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以来,自治区发改委、物价局定点帮扶我县若里、巴甲、板伦、郎里四个村,两个单位派驻挂职干部,认真组织实施帮扶项目,共投入资金1174万元,帮助四个村实施了村屯公路、人饮等基础设施项目;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和市直有关部门投入帮扶资金800多万元,先后帮扶实施整村推进示范点、校舍建设等项目,有力地推促了我县各项事业的发展;接纳外资153.8万元,实施社区主导参与式创新扶贫工作机制试点,有效促进扶贫探索新理念、新思路的开展。全县有120多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村,390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开展结对帮扶,以“抗旱保春耕”、“扶贫济困送温暖”等活动为载体,积极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出主意、想办法,涌跃捐资捐物,帮助贫困群众解决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困难,每年为贫困村和特困户投资投物300多万元。七是贫困山区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十年来,劳动、农业、扶贫等部门累计组织务工常识、法律法规、操作技能等培训

3

606期5.7万人次,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4.8万人次,务工收入5亿元以上,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7.1%。劳动培训转移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农民观念的转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增强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2011年扶贫工作顺利推进,实现“十二五”开门红。一是增收减贫工作成效显著。通过产业开发扶贫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调整了结构、优化了产业布局,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培植了优势产业、发展了特色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据扶贫监测统计,全县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999元 ,比上年增长14.5%;全年计划减少贫困人口0.5万人,实际减少0.59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8%,实现年初预定目标。二是完成第一轮第三批18个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5月初顺利通过自治区组织验收。三是完成年度扶贫为民办实事任务。2011年上级扶贫部门把村屯道路32条31.9公里,家庭水柜350座,小型集中供水工程39处列为扶贫为民办实事项目。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组织,到11月底,实际完成村屯道路33条33.5公里,分别占任务的103%、105%;家庭水柜350座,占任务的100%;小型集中供水工程39处,占任务的100%。四是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社会扶贫等工作扎实推进。五是认真抓好贫困村的选定,完成“十二五” 29个贫困村村级和县级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区、市评审。

回顾十年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逐步实现了由扶贫部门单线扶贫向全社会合力扶贫转变;二是实现了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三是实现了由分散式扶贫向整体推进转变;四是实现了由等靠式扶持向启动内力脱贫致富转变。同时,在实践中探索积累了推进扶贫开发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经验。一是只有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科学

4

在全县启动新一轮扶贫攻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rsya0dakm3sk4u08kg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