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8 15:35: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教学目标:1、品读诗歌,体会诗歌意象之美和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2、体会诗中表达的闲居之情,以及诗人与友人裴迪之间的深厚情谊。

一、新课导入

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山水田园诗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山水田园诗到了唐代,开始受到广泛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二、王维其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 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著有《王右丞集》。儒释道全才,与苏轼、赵孟頫并称“古今三大全才”。 三、背景简介

天宝元年(742),王维离开终南山,出为左补阙。由此年至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除一度丁母忧离职外,一直在长安为官,职位也从七品上的左补阙升迁到正五品上的给事中。然而,天宝时代,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专权,朝政日趋腐败,诗人的进取之心和用世之志逐渐消减殆尽。

约在天宝三年(744),王维在陕西蓝田辋川购得原属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从此经常在公余游息其中,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他写的与辋川有关的诗歌皆作于此期间。

裴迪,唐代诗人。《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常常“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新唐书·王维传》中也说:“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四、品读诗歌 (一)、首联“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1、寒山、秋水:点明时令,寥寥十字,便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声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2、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用一“转”字,写出了色彩的流动,山活了起来。

3、日潺:时时刻刻都在叮咚作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出一种始终如一的守恒。 (二)、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1、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 2、柴门: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

3、此联勾画的正是诗人自己。他安逸神态,潇洒闲情,独得辋川之乐。 (三)、颈联“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此联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四)、尾联“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接舆:陆通,春秋楚国隐士,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比作裴迪。 五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比作自己。 五、小结

搜索更多关于: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教案 的文档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rx8u4qase7px008twlp8xswm2yhl0015o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