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五年级书声朗朗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3:00: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武昌区中南路小学“20+20”之《书声朗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2 关山月 教 学 目 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关山月》,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二、学 习 诗 句,理 解 诗 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三、联 系 实 际,畅 谈 体 会 四、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五、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蜀相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体会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和对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赞扬。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直接揭示课题,说说题目《蜀相》是什么意思?简介作者及背景。 二、学习古诗 1、初读这首诗,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情。 1、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丞相的心里,放不下的是什么? 3、理解古诗。 课时安排 2 4、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四、背诵。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书愤(一)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领会诗人独特而深沉的思想情感。 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节奏美和情感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步骤 一、简介诗人 陆游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去世前一刻还心系民族命运,他的爱国之心感动和影响着无数的后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书愤》,再次感受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怀。 1、结合注释,朗读全诗,初步把握诗歌内容。 2、读准字音。 3、教师指导朗读,学生在诵读中领会诗人情感。 首联首句写世事艰难,心中愤懑,语气沉重,语速稍慢,第二句表如山的豪情,壮志满怀,语气坚定;颈联忆辉煌过去,感情激昂,语调高亢,语速偏快;颔联见花白头发,心情感伤,诵读低沉,语速略缓;尾联赞诸葛英才,且叹壮志难酬,情绪悲慨,语调铿锵,语速偏稳。 4、自主朗诵。 5、齐声朗诵。 6、背诵。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书愤(二) 课时安排 3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掌握借景抒情、运用典故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理解诗人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听录音,正音。 2、学生齐读,读准字音。 二、 初读诗歌,理解诗意。 三、细读诗歌,品味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 1、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2、背诵。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无题(一) 课时安排 3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 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1、 导入: 由李白、杜甫的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唐朝有“小李杜”之称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从而导入本课。 2、作家、作品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3、具体讲解: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4、理解诗句。 (1) 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 (2) 如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5、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6、背诵。 无题(二) 课时安排 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 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教学设计 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一、教学过程: 1、 导入: 由李白、杜甫的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唐朝有“小李杜”之称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从而导入本课。 2、作家、作品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二、出示古诗: 1、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2、背诵。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相见欢 课时安排 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词,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煜,我国古代杰出词人,南唐最后一个皇帝。精于书画,妙于音律,文学方面才能尤为突出。语言天成自然,流走如珠,宋代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都曾受到他的影响。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品味诗的情感)。

搜索更多关于: 五年级书声朗朗教案 的文档
五年级书声朗朗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rz9j8wzmy3cwgi893aj3uh255c6he00c5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