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7 11:57: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节的职能。自2006年开展“彬彬有礼过马路”活动以来,市执法局依法加大了对人行道违章停放的处罚力度,但执法手段单一,仅靠数台锁车器锁扣,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发生了多起违章驾驶员趁执法人员离开现场后撬锁逃逸案件,事后处理费神费力,耗费相当的行政成本。而50-150元的处罚幅度也明显偏低,仅罚款了事,对违章者震慑不足。建议对车辆在人行道乱停放的,由市执法局负责取证并告知,定期汇总报交警车管部门备案、处理。对已取证的在人行道乱停放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城管、交警分别予以罚款、扣分等处罚措施。逾期未接受处理的,由车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城管部门发现“黑车”的应及时移交警部门没收处理。

5、赋予对影响市容的乱搭建物、广告招牌或其他设施强制拆除的批准权。《江西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第34条规定:“凡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部门责令有关单位或个人限期改造或者拆除;逾期未改造或者拆除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实行强制拆除,并可处500-2500元罚款”。该条“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这一规定限制了作为一个县级机构但非一级政府的市执法局的批准权限。在批准程序的实际操作上,如果拆一个门头还要报经市政府批准的话,执法效率则大大降低,也增加了市政府的审查工作量。建议以专门文件明确赋予市执法局对拆除影响市容的建筑物或者其它设施的批准权,从而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也避免出现了程序缺失、程序不当等问题。

五、创新执法方式,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千秋伟业在于创”。创新是是活力的源泉,进步的源泉。市委书记陈安众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也提出了“完善城市功能、创新城市管理”的明确要求。城市管理如果仍走过去“掀摊子、踢担子、踩篮子”,“一吼二叫三撕票”,只堵不疏,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间“有利的争着上、难缠的全推让”等老路子,执法形象将继续受损、执法效果将无法提高。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执法方式和工作方法,才能真正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这也是对城管机关执政能力的一项重大考验。个人以为,当前我市的城市管理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

(一) 实施疏堵结合,破解市容与繁荣互为矛盾的难题。 对于一个城市政府而言,要市容还是要繁荣确实是个两难选择。这边是城市底层人群要就业要生存、广大市民需要便利实惠的送到家门口的商品、劳务服务;那厢是城管机关依法履职维护市容市貌、规范城市秩序。表面看来两者似乎水火不相容,但若通过实施疏堵结合,市容与繁荣间的矛盾应可化解。可仿效上海、青岛、石家庄等地做法,对马路摊点实行“改禁为限”,结合九江实际,在征求各阶层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九江市临时摊点设置导则》,以指导市区临时摊点的规范设置。在指导思想上可确定十六字方针,即“分类设置,便利群众;规范管理,严格准入”。城管执法部门通过实地勘察,结合平时市容管理动态实际,充分听取街道、社区、物业等基层单位意见,将市区道路划分为“禁设”、“限设”、“规范摆设”等三类路段,对临时摊点的经营种类、范围、时间、地点进行严格、详细的设定,并予以公布。可将所有摊位划分为四大类以进行分类管理,即:社区便民服务摊位(如修补、水果摊等),季节性摊位(如西瓜、清明花、冷饮、烧烤等摊位),早夜市摊位(如放心早餐、夜宵摊等),旅游景点服务摊位(如摄影、水果饮品、地方特产摊等)。临时摊位各要素均精确设立后,由政府牵头,城管、工商、交警、防疫、民政、环卫、劳动、社区等多个部门联合成立受理临时摊点申请的专门机构,对申请资格、项目等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结果对社会公布。各相关部门对经批准的临时摊点依法进行严格管理,对超过规定时间、地点经营,或超范围经营,或弄虚作假、随意转让摊位从中牟利,或多次违反规定拒不服从管理的,取缔其摊位更换业主。确保临时摊位的经营活动不扰民、不妨害公共安全,不损害公共利益,便利群众,秩序井然。

(二)、开展亲民执法,破解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不相统一的难题。

“管理即服务”。应将用情执法、用心服务、亲民爱民作为今后城管执法的主旋律。通过教育在全体城管工作人员心中树立强烈的、发自内端的服务意识。戒除“利”字当头、随意处罚的不良习气。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宗旨,通过教育可达到管理目标的一律不罚,可罚可不罚的一般不罚,确应罚的尽量少罚,即便实施处罚也应实行“三先一后”,即查明缘由在先、宣讲法律在先、帮解困难在先,依法处罚在后。严格慎用各类行政强制措施,多用沟通、协调、教育、疏导等手段达到管理目的。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每个社区安排一名城管员,面对面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对首次违章行为人发放“温馨提示卡”,向管理对象发放“便民联系卡”,既宣讲城管法规,又在管理和被管理都间架起沟通之桥。塑造和谐城管、亲民城管的良好形象。同时,利用摄影、摄像、居民举报等方式,对屡次违章、严重侵害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的违章行为加大调查取证力度,按法定程序依法予以处罚,抗拒执法的交由司法机关惩处,从而达到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的真正统一。 (三)、利用社会力量,破解行政力难涉及领域的缺位难题。

行政力并非万能。城市管理牵涉到千家万户,加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即使执法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查仍难以在管理上做到滴水不漏、万无一失。例如,为了遏制居民在夜间私运乱倒余土(含装修垃圾)的不良现象,执法局及各街道都曾派出专门人员昼伏夜出不间断巡查,结合蹲点守候、居民线报等方式,仍难以从根本上杜绝此类违章形象。究其原因,与市区现行的余土申报审批程序的设计有密切关系。如某居民家里装修产生500公斤垃圾,需缴纳余土规费仅1元(物价部门核定每吨余土收调剂费2元),但他要完成以下申报程序:打电话预约执法局工作人员上门量方---接通知后在家等候量方---填表申报---接通知后到执法局取表---回家联系余土承运车辆---运土出门倾倒到指定地点。这套程序下来,居民电话费、交通费平均要10元左右,而执法局须支付行政成本(车辆耗油、电话费、加班费等、申报材料工本费等)也不会少于10元。这仅仅是算了经济成本,还未计算执法局和申请人在这个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成本。一些居民就因嫌申报程序繁琐,转而请民工板车私运偷倒装修垃圾,省事又省钱。建议由市容管理协会牵头,联络目前在市区承运余土量较大的车主,组建2—3家余土代运公司,为经济独立、公平竞争的经营实体,为居民(单位)承揽余土代运业务,实行一站式服务,居民在家一个电话打给代运公司就可让垃圾“轻松”出门,既方便居民申报,又可从根本上遏制乱倒私运余土或装修垃圾现象,城管执法部门的行政管理成本也可大大降低。

(四)实行人员互派,破解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互为掣肘的难题。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是两种不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但两者又密切相关。绝大多数行政处罚的设定是以行政相对人是否获得行政许可或是否违反行政许可内容作出决定为处罚依据的,而行政许可的能否顺利实施则往往要以行政处罚为后盾。这两种行政权剥离并分别由两个互不隶属的部门行使后,如果缺少积极的协调和沟通管道,极易因部门利益而“各唱各的调”,造成只批不管或以罚代批等现象。其结果必然是增加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能,损害群众权益,败坏政府形象。窃以为,在现行的行政管理架构下,履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市执法局与剥离了处罚权但仍行使行政许可权的部门间进行人员互派,可较好地解决两种行政权互为掣肘的难题。人员派驻后,通过跟班作业,及时互相了解对方与已方相关的行政管理事务,行政管理信息互相公开透明,为正确履行各自的行政权提供了必要保障。实行人员互派,既是互相监督,又是互相学习。不但增加了信任,通过朝夕相处也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促进机关间密切协作、增进合力、提高效能。

六、加强宣传造势,为城市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是要充分发挥宣传报道的教育教化功能,提高全民的城市意化、文明意识。积极争取民众对城市管理的积极参与、配合、支持,破解执法阻力大的难题。二是要利用宣传造势树立

良好的城管执法形象,大力培养城管队员的职业自豪感、使命感。通过对履行城市管理工作的宣传,赢得各级党政、各个阶层及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同;三要积极协调宣传部门敢于对不服从管理、恶意损害城市环境的人和事进行揭短曝光,形成一定的舆论攻势,促动问题的解决。四要尽量减少对城市管理工作不负责任、不全面的负面报道,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某报在2006年夏初连续发了几篇关于“西瓜摊”能否在城市人行道摆卖的评论文章,便有众多西瓜摊业主抗拒执法;《行政强制法》尚在全国人大审议还未审定公布,某媒体关于“城管不得强制扣押财物”的报道刚出来,便有占道摊贩阻挠城管执法人员依据现行的《查处取缔无证经营实施办法》正常执法等。诚然,勇于接受舆论媒体的监督,不护短、不诿过也是城市管理机关应有的襟怀和立场。

城管执法部门应加快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宣传骨干力量。选拔有写作能力、有新闻报道敏感性、懂宣传策划的人员专职从事宣传报道工作。从机关到基层都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人员专门(或主要)从事宣传报道,形成上下一体的宣传网络,定期研究、策划各阶段的宣传报道活动。在外宣方面,争取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台、网络、简报等媒体上创设一定版面或栏目的城市管理专版或节目,把市容管理的工作动态、先进事迹、工作绩效、存在困难反映出来,让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阶层、广大群众听到、看到城市管理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具体在哪方面需要大家如何配合和支持等。拓宽宣传渠道,让城市管理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大众。“从娃娃抓起”,在各中小学开设城市管理辅导课,辅导员定期进校上课;从各学校选拨一定数量的“城管小卫士”定期配合城市管理执勤及宣传活动;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在易发生管理纠纷的领域,主动邀集行政相对人召开恳谈会、交流会,及时预防或化解潜在的矛盾或冲突;每周设立“局长接待日”、“大队长接待日”,打开大门“大接访”,并与各媒体热线栏目、市长热线、信访、行风办等部门保持密切的信息联络,及时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将潜在的恶性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每年选择一个月开展“城管宣传月”活动,组织各级城管干部和业务骨干放低身段下到基层、社区,走近群众,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亲耳倾听他们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在工作中具体落实。在内宣方面,通过简报等自办媒体互相交流执法经验,推广先进,督促后进。为推动全市各县(市、区、县)的市容管理工作,建议可由市容管理协会牵头主办《九江市容管理》周报,把全市15个(市、区、县、山)的市容环卫工作动态归集并反映出来,使之成为全市各地同行交流的一个平台,同时可籍此加强对各地市容工作的指导、检查、评比和监督,使全市各地城镇面貌同步改善。

“帆扬风正清”。打造美丽九江、构建和谐社会、更好的服务于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宏伟战略是九江城市管理人光荣的历史使命!虽然城市管理事业目前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但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咬紧牙关、破解难题,城市管理事业必将迎来又一个生机蓬勃的春天!(

关于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s0j520j714i6jo0x0hx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