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春季会考古诗文阅读篇目(选摘)
(七)阅读《游褒禅山记》(节选)完成1---4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与其址,而卒葬之 卒: B.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 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
2、对下面加点“其”字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代词,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仆碑的”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代词,由于第一人称,指代作者自己 C.其孰能讥之乎
其:代词,可译为“那些人”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其:代词,指代古书,可译为“那些书”
3、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话是(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尽吾志也而不能志者,可以无悔也 C.此余之所得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作者从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中悟出了精辟的人身哲理。请你就文章中提到的一条人生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答:
(八)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1—4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苏子愀然 愀然: (2)山川相缪 缪:
(3)酾酒临江 酾酒: (4)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哀吾生之须臾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5 -
2015年1月春季会考古诗文阅读篇目(选摘)
3、把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译文: 4、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客”有眼前所见联想到历史英雄,他们尚且如此渺小,何况: , 的常人。进而,“客”以“ , 形象地表达出对生命短促、个人渺小的感慨。
(九)《归园田居》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在诗的结尾与这两句相照应的诗句是: , 。 2、“误落尘网中”一句,为什么用“尘网”而不用“罗网”?
答:
3、作者归隐田园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这种心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答:
(十)《咏怀古迹(其三)》 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两句中的一个“ ”字写出了明妃远嫁异邦,而一个“ ”字则写出她难归故里的凄楚。
2、人们对“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解释为“曾经”,而清代朱瀚在《杜诗解意》中说:“省,乃省约之省,言但于画图中略识其面也。”你认同哪种解释?请说明理由。 答: 3、【材料】
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用,用在昭君村上是不合适、不协调的。 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指出胡震亨的说法是否妥当。(150字以内)
答: (十一)《琵琶行(节选)》 1、 选段中“又闻此语重唧唧”“今夜闻君琵琶语”这两句中的“语”的意思是否相同?结合语境加
- 6 -
2015年1月春季会考古诗文阅读篇目(选摘)
以解释。
答:
2、 有人考证,浔阳当时为江州治所,是长江上的一个大港,商业繁华,周围名胜古迹很多,并不偏僻,也不可能“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人住处背靠湓水,庭院北边的土岗上长着青翠的竹林,宅后有园,长满了各种树木,是一个诗人非常喜爱的幽静地方。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在诗中把浔阳描写的如此荒凉冷漠,痛苦不堪?谈谈你的看法。
答:
(十二)阅读《念奴娇 赤壁怀古》回答
1、 “ ”这几句,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
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
2、 本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词句表现出苦闷压抑
之情,这与本篇的气魄雄伟豪放的风格是否矛盾?
答:
- 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