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导入新课: 1. 复习回顾 2. 揭示课题 三. 传授新课: 1. 雕塑的定义和分类
提问:什么是雕塑呢?雕塑可以分为哪几种?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提问:什么是雕塑呢?雕塑可以分为哪几种?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2.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学生尝试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3. 雕刻作品欣赏: (1)陵墓雕刻作品欣赏:
a.陵墓雕刻产生的原因 b.霍去病的纪念性石雕 c.石麒麟 d.昭陵六骏 e.顺陵石狮
(2)佛教石窟造像作品欣赏:
a. 佛教造像产生的原因 b. 我国四大石窟简介 c. 云冈石窟露天大佛 d.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佛 e. 大足宝顶山石刻养鸡女
四.学生观看录像,欣赏石雕作品
五.分组讨论:
霍去病的纪念性石雕、石麒麟和昭陵六骏的艺术风格有什么异同?
六.课堂小结: 1.陵墓雕刻产生的原因
2.佛教造像产生的原因 3.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
七.布置课后思考题:
试分析一件雕刻作品的时代特点与民族风格。 八.下课礼仪 第七讲 彩塑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彩塑艺术鲜明的民族风格、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技法,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形式。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彩塑作品是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劳作和智慧的结晶。从而使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着重欣赏分析敦煌莫高窟、晋祠及清末“泥人张”的典型作品。 2、赏评敦煌莫高窟彩塑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并寓德育于审美教育之中。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发现式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2、师生礼仪。 二、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录像:介绍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2、学生观看了解。
3、画面定格,揭示课题:第七讲 彩塑 三、传授新课:
1、概念:
教师提问:什么是彩塑?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2、分类:
(1) 石窟彩塑; (2) 庙宇彩塑;
(3) 陵墓彩塑; (4) 民间民俗彩塑。 3、赏析敦煌莫高窟彩塑:
(1) 概述:
a.地位: b.作用: c.特色: d.数量:
(2) 具体赏析《迦叶、菩萨、力士像》和《供养菩萨》。 (3) 赏评莫高窟盛唐彩塑: (4) 介绍盛唐历史背景。
4、赏析辽代彩塑:
(1)主要特征: (2)表现技巧: (3)表现形象: (4)地位作用: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
5、赏析明代彩塑: 6、赏析清末彩塑:
(1) 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 (2) 艺术特点:
四、学生观看录像,欣赏代表作品。 五、分组讨论:
敦煌莫高窟盛唐彩塑有哪些艺术特色?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课后思考题:
比较唐代彩塑《供养菩萨》、宋塑《侍女像》、张明山的《渔樵问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八、下课礼仪: 第八讲 古代人物画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物画艺术鲜明的民族风格、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技法,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形式。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人物画作品是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劳作和智慧的结晶。从而使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着重欣赏分析《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两幅典型作品。
2、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并寓德育于审美教育之中。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发现式等。 教学过程:
二、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2、师生礼仪。 二、导入新课:
1、教师概述中国人物画。
2、教师出示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的投影。 3、分析讲授其艺术特色。
4、揭示课题:第八讲 古代人物画 三、传授新课:
1、魏晋南北朝:
(1) 概况:
(2) 介绍顾恺之(教师出示投影。)。 (3) 赏析《女史箴图》。 2、唐代: 教师出示投影。 介绍阎立本。 赏析《历代帝王图》。 教师出示投影。 介绍周昉。
赏析《簪花侍女图》。 3、五代: 讲述时代背景。 教师出示投影。
介绍顾闳中。
赏析《韩熙载夜宴图》:
(5) 教师赏析“听琵琶曲”。 (6) 学生赏析“击鼓观舞”:
教师提问:在这一段画面中,作者又是如何安排构图和刻画人物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7) 赏析后三个片段。
(8) 教师总结《韩熙载夜宴图》的两大艺术特色。
4、宋代:
教师出示投影。 介绍张择端。 教师设疑。
学生讨论。
赏析《清明上河图》。
教师归纳总结《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和重要特点。 赏析《维摩演教图》。 赏析《泼墨仙人》。 5、明清:
赏析《归去来图》。 赏析《苏武牧羊》。
四、学生观看录像,欣赏代表作品。 五、分组讨论:
《韩熙载夜宴图》的艺术特色?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课后思考题: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八、下课礼仪:
第九讲 古代壁画
教学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