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是成功者进步的阶梯。
得到了关爱,等于努力进取的人拿到了迈进成功彼岸的金钥匙。 记得教学完《游子吟》后我们的孩子们也积极地创编了自己的“名言”: “妈妈的鼓励像春风、细雨”;““母爱如春雨”“妈妈,是你给了我生命,给了世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不会因为爸爸、妈妈的‘太差’而使我的理想搁浅,因为,我懂得那是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记得教学《游子吟》这一节语文综合实践课时,我们还组织了一场辩论会,学生深深体会到:父母亲无论是“打”还是“骂”的评价,都是父母表达对我们“爱”的方式。
7、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感恩教育。挖掘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三、通过对学生的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现在学生有以下明显的变化: 1、学生对老师有礼貌了,当犯错误后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在课堂说话的少了。
2、大多数学生知道关心父母并主动帮大人做一此力所能及的家务,和过去相比,独生子女家长们普遍反映学生们开始变得懂事了,能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开始懂得了家长的爱不是理所当然的,和父母顶嘴的次数少了,沟通交流的多了。可以看出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对学习较差的同学和遇到困难的同学,学生会主动帮助。过去粗言烂语,爱打闹的学生,如今待人有礼貌讲话也文明了。
四、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课题组在实施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课题组也发现实施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社会、家庭环境给学生的某些负效应,宜重视。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使本课题研究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下去。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虽然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接近尾声,但感恩教育还有必要按以下方式长此进行下去。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充分认识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开展感恩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2)明确目标,扎实推进。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各部门、各班级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栏、征文、演讲等形式,寓教于活动之中,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家校结合,齐抓共管。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必须坚持家校结合,要采取多种形式,要求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做好该项工作。
(4)在各学科中渗透感恩教育,特别是要在语文课堂上做到“情满课堂!”“情系语文课堂与感恩同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