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宽带知识库
用户1用户2802.3帧包头载荷b)上行数据帧传送原理
用户2
目前国内主要部署了EPON技术。根据实际部署情况,EPON的用户接入控制方式主要有PPPOE、IPOE或专线。EPON可用于公众客户综合接入及大客户、商业客户综合接入,主要的组网方式有FTTH、FTTO、FTTB、FTTN等方式。 (2)GPON技术介绍
GPON是由FSAN(Full Service Access Network,全业务接入网络)组织推动并在ITU-T标准化的一种吉比特级速率的无源光网络技术。标准中规定了GPON的速率包括下行2.5Gbit/s、上行1.25Gbit/s非对称和上下行2.5Gbit/s对称两种,目前的设备通常实现非对称速率。GPON物理层传输距离为20km(10km可选),可支持1:64的光分路比。GPON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上行波长范围为1290~1330nm(标称波长1310nm),下行波长范围为1480~1500nm(标称波长1490nm)。
GPON的控制管理机制包括三种:嵌入式OAM(embedded OAM)、PLOAM(Physical Layer OAM)和OMCI(ONU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嵌入式OAM是GPON的控制管理机制一种,与PLOAM配合完成PMD层和GTC层的主要控制管理功能。PLOAM是GPON的控制管理机制一种,与嵌入式OAM配合完成PMD层和GTC层的主要控制管理功能。OMCI是GPON的控制管理机制一种,它位于GTC之上,主要功能包括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监视、软件升级等,管理的业务主要包括GEM适配层、以太网业务、语音业务、TDM业务等。
目前国内正在积极进行GPON试商用和小规模部署。
- 17 -
天翼宽带知识库
2.2.3.3 FTTX组网方式
1. FTTH/O模式
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FTTO(Fiber To The Office,光纤到办公室)的基本特征是:以全程光纤的方式实现最终用户的接入,包括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用户接入设备(如ONU)由单个用户(家庭、企业或办公室)独享。
PON用于家庭用户(FTTH)时,使用方式可以细分为三种:(1)使用集成式的HGU(PON上行e8-c家庭网关);(2)简化e8-c终端+无线AP;(3)使用SFU(单住户单元型ONU)与LAN上行家庭网关配合。
语音业务的发展趋势是终端化,同时为了实现真正的“光进铜退”,一般在新建区家庭用户都需要使用支持语音业务的HGU设备。
PON用于企业用户(FTTO)时,可针对细分政企客户类型及应用场景采用采用SBU(单商户单元)型ONU或融合型定制网关。如果企业用户不需要TDM业务,也可以使用SFU型设备。
FTTH组网连接图
- 18 -
天翼宽带知识库
FTTO组网连接图
2.FTTB模式
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到楼,包括住宅楼和商务楼)的基本特征是:光纤取代传统的主干(馈线)和配线铜缆,延伸至铜缆分线盒附近,即光接入节点下移到铜缆分线盒并保持原来的铜缆引入线。这种场景一般采用PON MDU/MTU设备,可部署于用户楼内,采用其他媒质(如五类线、电话铜缆、同轴电缆等)实现入户。每个MDU/MTU设备支持的用户数通常为十多户到一百户左右,典型应用情况下的用户铜线长度在100米内。
FTTB方式可以提供较高的带宽,成本上又远低于FTTH,因此可以成为宽带光接入发展初期的主要应用模式。FTTB的规模应用,对MDU/MTU型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FTTB的应用场景下,特别是新建区域,通常不再部署主干及配线铜缆,因此可采用在ONU上内置VoIP功能提供语音业务。
- 19 -
天翼宽带知识库
FTTB组网连接图
3.FTTN模式
FTTN(Fiber To The Node,光纤到节点)的基本特征是:光纤取代传统的主干(馈线)铜缆,延伸至铜缆交接箱附近,即光接入节点下移到铜缆交接箱并保持原来的配线铜缆和引入铜缆;用户接入设备(如ONU、综合接入设备等)可部署在小区机房或室外机柜等,采用铜缆媒质入户实现用户接入。每个用户接入设备支持的用户数通常为数百户左右,典型应用情况下,城市区域用户铜缆接入距离控制在500m以内,农村区域用户铜缆接入距离控制在1.5km到2km之内。
在FTTN模式下,PON系统可以与ADSL2+、VDSL2等技术相结合,即MDU/MTU设备。这种设备形态具有设备集成度高、易于维护管理等优点,是目前的主流部署方式。
- 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