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PBL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作者:徐燕龙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67期
摘 要: 为了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PBL教学模式引入高中数学课堂,老师应从“要学生学”向“学生要学”转变,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本文提出了PBL教学法的流程及实施步骤。 关键词: PBL教学法 高中数学教学 新课改
在以书本知识为本体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灌输,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大容量、高密度,将知识硬塞进学生的头脑,只要求学生能够对系统知识熟练掌握即可,却忽视了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其中的实际意义,忽视了要经过主体主动建构才能获得知识,导致学生虽然对于某一方面的知识熟悉,却不能实现理论与具体情境相结合。在这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被教所代替。导致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就怎么学,不教则不学的恶性循环。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近年来国际教育界发展起一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即“问题解决”。该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使学生通过努力探索和积极思考解决数学问题。在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理论水平的同时,更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或社会以后的发展。 1. PBL教学法的流程
PBL教学法就是要把真实问题情景与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高中数学教师在承担教学课程中,要做到学生能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能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自身的能力。依据PBL教学模型,高中数学的教学流程如下: 2.实施PBL教学法的步骤 2.1学生分组
通过真实情景的展示提出问题则是PBL教学法的核心。按照公平公正、合理有序、自愿参加的原则,把班上自愿参加的学生随机分成6个小组,分组过程应确保每个小组内人数大致一致且男女学生的比例没有差异性,以此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最佳答案。 2.2数学老师的准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