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言学概论试题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2:24: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因此,语言虽然不是唯一的(文字、音乐、图画、电报、数学符号)交际工具,但却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阐述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

第一,语言系统的各子系统发展不平衡。其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和语法发展比较慢。语言各子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也是不平衡的。比如在词汇系统中,发展变化较快的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却是相对稳定的。

第二,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当社会变革或社会动荡较为剧烈、社会发展的步伐极为快捷、社会思维较为活跃、不同文化的交往较为频繁的时期,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快一些;反之,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慢一些。 第三,不同地域的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同一种语言现象,在有的地区变化,在有的地区不发生变化,有的地区是另一种变化,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地域方言。

第四,不同的社会方言的发展变化不平衡。比如青年人的语言发展变化较快,科技语言发展变化较快,各种语体的发展变化也不平衡。 七、分析题

指出下列结构中的歧义并说明其产生歧义的原因。

(1)门没有锁

“门上没有锁’,“门没有锁上”; “锁”的名词性和动词性引起歧义。 (2)新书架

“新的书架”,“新书的架”。 不同结构层次引起歧义。 (3)小张和小李结婚了

“小张和小李都结婚了。”“小张已经和小李结婚了。” “和”的连词性和介词性引起歧义。 (4)穿好衣服

“把衣服穿好”,“穿好的衣服”; “好”充当补语和定语补语引起歧义。

(5)运了一年的粮食

“运粮食运了一年”,“运了一年吃的粮食”; “一年”充当补语和定语补语引起歧义。

语言学概论》试题(18)

得 分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0.5分,共10分)

阅卷人 1.( )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1916年,他的代表作( )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2.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 )和( )。 3.任何符号都是由( )和( )构成的,语言也不例外。 4.语言的底层是( ),语言的上层是( )。

5.音素是从( )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 )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形式。 6.超音段音位主要包括( )、( )和( )。

7.提供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主要有( )、( )、虚词和词形变化。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它分成三类( )、( )和、( )。 9.在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 )和( )两种情况。

得 分 阅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产生与18世纪末叶19世纪初叶的语言学被称为( )。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社会语言学 D.功能语言学 2.语言中发展速度最慢的是( )。

A.语义 B.语法 C.语音 D.一般词汇

3.音素[p‘]、[t‘]]、[k‘]]的不同是由( )决定的. A.发音部位 B.发音方法 C.送气与否 D.清浊与否 4.英语中把I am读成I'm,这是一种( )。

A.同化现象 B.异化现象 C.弱化现象 D.脱落现象

5.把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写成“他”、“她” ( )。 A.表示性范畴 B.表示格范畴

C.表示人称范畴 D.什么语法范畴都不表示 6.多义词的中心意义与本义( )。 A.完全一致

B.在多数词中是一致的 C.在少数词中是一致的 D.完全不一致

7.一般说来,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等( )。 A.属于一般词汇 B.属于基本词汇

C.有的属于基本词汇,有的属于一般词汇 D.有时属于基本词汇,有时属于一般词汇

8.从造字方法看,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叫( )。 A.表意字 B.指事字 C.假借字 D.意音文字 9.汉藏语系诸语言表示语法关系多用( ),这是它们在结构类型上的共同特点之一。 A.声调 B.重音 C.词序和虚词 D.词的形态变化 10.汉语属于( )。

A.复综语 B.屈折语 C.粘着语 D.孤立语

得 分 三、判断题(共10题, 每题1分,共10分)

阅卷人 1.语言在不同思维活动中起作用的程度并不相同,例如在抽象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可能大于其它思维活动。 ( )

2.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也可以看作是语言符号。 ( ) 3.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是指不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符号。 ( ) 4.汉语语音体系中,声调是音节的必要组成成分 ( ) 5.发元音气流较弱,发辅音气流较强。 ( ) 6.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瓜子”一词属于派生词。 ( ) 7.汉字记录现代汉语时绝大部分代表词。 ( )

8.语言各要素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词汇和语音发展速度最快。 ( ) 9.世界语像洋泾浜一样也是一种混合语。 ( )

10.双语现象的出现是语言融合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 ( )

得 分 四、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阅卷人 1.言语

2.语流音变

3.语法形式

4.屈折语

5.语言的谱系分类

得 分 五、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阅卷人 1.简述语言符号的特点。 2.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

3.举例说明形态变化有哪几种情况。

4.举例说明社会方言的几种类型。

5.简述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区别。 得 分 六、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阅卷人 1.为什么说“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两种根本关系”?

2.运用所学的语言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语言现象。 得 分

七、分析题(共1题,共10分)

阅卷人 指出下列结构中的歧义并说明其产生歧义的原因。 (1)出租汽车

(2)连老张也不认识

(3)小张的笑话说不完

(4)准备了一天的干粮

(5)在乒乓桌上写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2.抽象思维能力、灵活发音能力 3.形式、意义(内容) 4.语音层、符号层 5.音质、语音形式 6.调位、重位、时位 7.选词、词序

8.词根、词缀、词尾 9.自愿融合、被迫融合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D 5.D 6.B 7.A 8.D 9.C 10.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

2.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3.语法形式 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也就是说,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

4.屈折语屈折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以印欧语系为代表,如俄语、英语、法语等。

5.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语言的谱系分类法也叫“发生学分类法”。 五、简答题

1.简述语言符号的特点。

(要点)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什么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这种音义关系又叫约定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每个字只能顺着时间的先后一个跟着一个说出来,绝不能在同一时点同时蹦出两个字来。

搜索更多关于: 语言学概论试题2 的文档
语言学概论试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sg7n1oehy9kfa251dte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