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功和能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4 1:43: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二 功和能

1.(多选)(2015·江苏高考)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AC=h。圆环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 )

A.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 12

B.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

412

C.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v-mgh

4D.上滑经过B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的速度

解析:选BD 圆环下落时,先加速,在B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减小至0。从B到C圆环减速,加速度增大,方向向上,选项A错误;圆环下滑时,设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ΔEp,由A到C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关系有mgh=ΔEp+Wf。由C到A的121212

过程中,有mv+ΔEp=Wf+mgh。联立解得Wf=mv,ΔEp=mgh-mv。选项B正确,C错误;

24412

设圆环在B位置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ΔEp′,根据能量守恒,A到B的过程有mvB+ΔEp′

212

+Wf′=mgh′,B到A的过程有mvB′+ΔEp′=mgh′+Wf′,比较两式得vB′>vB,选项D

2正确。

2.(2017·江苏高考)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Ek0,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k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 )

解析:选C 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的质量为m,则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sin θ+μmgcos θ)x=Ek-Ek0,即Ek=Ek0-(mgsin θ+μmgcos θ)x,所以物块的动能Ek与位移x的函数关系图线为直线且斜率为负;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sin θ-μmgcos θ)(x0-x)=Ek,其中x0为物块到达最高点时的位移,即Ek=-(mgsin θ-μmgcos θ)x+(mgsin θ-μmgcos θ)x0,所以下滑时Ek随x的减小而增大且为直线。由此可以判断C项正确。

1

3.(2017·江苏高考)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m,

mA、B的质量都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

2

力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未拉A时,C受到B作用力的大小F; (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

min

(3)A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解析:(1)对C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2Fcos 30°=mg 解得F=3

mg。 3

(2)C恰好降到地面时,如图乙所示:

B受C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Fxmax=B受地面的摩擦力f=μmg

根据题意,B保持静止, 则有fmin=Fxmax,解得 μ

min

3mg 2

=3。 2

(3)C下降的高度h=(3-1)R

A的位移x=2(3-1)R

摩擦力做功的大小Wf=fx=2(3-1)μmgR 根据动能定理W-Wf+mgh=0-0 解得W=(2μ-1)(3-1)mgR。 答案:(1)33

mg (2) (3)(2μ-1)(3-1)mgR 32

4.(2015·江苏高考)一转动装置如图所示,四根轻杆OA、OC、AB和

CB与两小球及一小环通过铰链连接,轻杆长均为l,球和环的质量均为m,

2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功和能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sijm70h6310e609m87w9sc9l3ppnv019u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