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6:11: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故选:D。 16.【答案】B

【考点】物质的反应与现象。

【解析】解:A.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会观察到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能发生反应,但现象明显,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故选项正确。

C.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但现象明显,故选项错误。 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7.【答案】B 【考点】物质的鉴别。

【解析】解: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C.BaCl2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分别显酸性、碱性,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变蓝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8.【答案】A

【考点】物质的除杂。

【解析】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再进行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Cl2能与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锌粉和铁粉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5 / 11

二、填空与简答题 19.【答案】(1)CO2 (2)蒸馏 (3)+4 (4)H2O

(5)C2H5OH(C2H6O) 【考点】环境保护,水的净化。

【解析】解:(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2)我们把蒸馏所得的水认为是纯净物,在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髙的是蒸馏;

(3)在Na2SO3中,已知Na显?1价,O显?2价,设S的化合价为x。

(?1)?2?x?(-2)?3=0 x=?4;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无法治; (5)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20.【答案】(1)9 (2)2CO+4H2一定条件C2H5OH+H2O

1:2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原理。

【解析】解:(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丙分子是由9个原子构成的;

(2)由题意可知,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乙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O+4H2一定条件C2H5OH+H2O,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

21.【答案】(1)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等 (2)氮肥 (3)B

【考点】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

【解析】解:(1)步行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属于低碳出行;

6 / 11

(2)在放电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其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3)A.石墨烯是从石墨上一层层剥离出来,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则石墨烯是碳的单质,说法正确; B.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不是新型金属材料,说法错误。

C.石墨烯是从石墨上一层层剥离出来,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则石墨烯具有还原性,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22.【答案】(1)混合物 (2)隔绝氧气和水

(3)MgCl2+Ca?OH?2===Mg?OH?2??CaCl2 【考点】物质分类,铁生锈,反应方程式书写。

【解析】解:(1)锰钢中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在金属表面镀一层金属、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等。在钢铁表面涂刷涂料、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故填:隔绝氧气和水; (3)氯化镁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所以方程式是:

MgCl2+Ca?OH?2===Mg?OH?2??CaCl2;故填:MgCl2+Ca?OH?2===Mg?OH?2??CaCl2。

23.【答案】(1)Cl﹣ 17 13 (2)Al2O3 【考点】粒子结构。

【解析】解:(1)由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B中,质子数是17<电子数18,属于阴离子,离子符号为:

Cl﹣,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2)A元素是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

24.【答案】(1)固体逐渐减少,析出红色固体,溶液蓝色逐渐变浅 (2)B (3)B

【考点】金属的相关性质。

【解析】解:(1)A试管中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所以实验现象是:锌片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转件变为无色。

7 / 11

(2)A.Cu、Ag都不与稀盐酸反应,无法比较铜、银的活动性强弱,故A不符合题意; B.Cu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说明了铜的活动性大于银,故B符合题意。 (3)A.当Zn过量时,固体中含有Zn、Cu、Ag,故A合理; B.由于银的活动性最弱,最先置换出来,固体中一定有银,故B不合理; C.当锌不足或恰好反应时,固体中含有Cu、Ag;故C合理; D.当锌不足,未将硝酸银完全反应,固体中只含有Ag,故D合理。 25.【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开始排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生成的沉淀少 (3)HCl

(4)CaCO3+CO2+H2O===Ca(HCO3)2 【考点】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性质探究。

【解析】解:(1)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2)CO2密度大于空气,反应开始时排出的气体主要是装置中的空气,CO2含量少,生成的沉淀少,故实验开始时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产生浑浊的现象不明显;

(3)实验结束时,甲装置溶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钙外,还可能有氯化氢,因为盐酸可能过量;故答案为:HCl; (4)当二氧化碳过量时,乙装置中生成可溶性物质碳酸氢钙,而使溶液变澄清,化学方程式为

CaCO3+CO2+H2O===Ca(HCO3)2。

+2NaOH===Cu?(OH2)26.【答案】(1)蓝 CuSO42?Cu(NO3)2+2NaOH===Cu(OH)2??2NaNO3

(2)CuSO4 (3)Ba?OH?2

【考点】盐的相关性质。

或4NaSO【解析】解:(1)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所以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蓝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2)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氯化钡可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与硝酸铜不反应;

8 / 11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smr99myv60a6ri16ozy38gut0xt46013s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