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诗经中的“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6:14: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诗经中的鸠

摘要:《诗经》善用比兴,草木花鸟虫鱼等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都被古人广泛

用于诗歌,鸠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意象,首先,不同诗歌中出现的“鸠”并不是同一种鸟,而是几种不同的鸟,有的是布谷,有的是鹗,有的是斑鸠;此外,鸠这一意象所表达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有忠诚,孝义 ,有女子自比等等等等。本文试辨明《诗经》中出现的“鸠”分别属于哪种鸟,并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情感,寄寓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诗经 鸠 辨析 意象 正文

《诗经》中涉及鸠这类鸟的篇目不在少数,包括: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雎鸠》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易之。 《召南·雀巢》 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 《卫风·氓》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曹风·鸤鸠》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雅·小宛》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四牡》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南有嘉鱼》 那么,雎鸠和鸠和鸤鸠和鵻是不是同一种鸟呢,如果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名称呢?如果不是,那它们分别是什么呢?且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一雎鸠及雎鸠意象

1.1雎鸠

雎鸠,清人黄春魁《草木鸟兽虫鱼考》 :注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杜预注挚而有别;陆玑疏幽州人谓之鹫;许慎曰白鷢;似鹰,尾上白;郭璞曰雕类,江东呼为鹗,亦食鱼。

上文所提到的王雎、鹫、白鷢、鹗都是雎鸠的别称,而雎鸠,据考就是现代动物学上的鹗,又称鱼鹰(这里的鱼鹰不是指鸬鹚,而是指隼形目的鹗),属于鸟纲,隼形目,鹗科。这是一种大型无害的鹰,体长51至62厘米,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在中国,夏季遍布于西部和北部,冬季迁徙到华南地区,常见于江河、

湖沼、海滨或开阔地,用盘旋和急降的方法捕食水中的鱼。

鹗的繁殖期通常在2至5月,雄鸟和雌鸟配对以后常常比翼齐飞,鸣声不断,互相应和;在此期间,雄鸟和雌鸟会共同营巢,轮流孵卵,然后由另一方捕食带回巢穴给家人享用;有外敌入侵时,会共同御敌;雄鹗不会像大多数鸟类一样,孵卵和照顾雏鸟的工作交给雌鹗来做,也不会在此期间寻找新的配偶。

1.2雎鸠意象解读

《关雎》以雎鸠之雌雄和鸣,以喻夫妻之和谐相处,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理想婚姻状态。

在汉儒大量的解说中,我们听到的几乎是一种完全相同的声音。《毛传》曰:“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郑笺》曰:“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薛君韩诗章句》说:“雎鸠贞洁慎匹。”《易林·晋之同人》曰:“贞鸟雎鸠,执一无尤。”总之,雎鸠是贞鸟,是爱情专贞的象征。

从孔颖达到朱熹,以及至今大量的《诗经》注本都在沿袭着汉儒的解释。陈子展的《诗经直解》,这是一部用功甚勤的著作,而其译“关关雎鸠”,仍曰“关关地唱和的雎鸠”。程俊英先生的《诗经注析》,算得上是目前最上乘的《诗经》注本,其注释“关关”,仍曰“形容水鸟雌雄和鸣的象声词”。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最富创见的学者,而其《诗经通义》解“关关雎鸠”一句时,仍沿“雌雄情意专一”、“尤笃于伉俪之情”一说。高亨先生的《诗经今注》新见丛出,但注释“雎鸠”仍说:“雌雄有固定的配偶,古人称作贞鸟。”

把雎鸠作为忠贞,忠诚象征的观念之笃,由此可见一斑;其原因大概跟它们在繁殖期的行为有关。

二鸤鸠及鸤鸠意象

2.1鸤鸠

鸤鸠,清人黄春魁《草木鸟兽虫鱼考》注,桔鵴也,亦戴胜,今曰布谷;《尔雅》郭注,江东呼获谷;陆玑疏一名击谷,一名桑鸠,或曰其飼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方言》周魏之间,为之击谷

鸤鸠,古时候不同时代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获谷、击谷、桑鸠、桔鵴、戴胜,前面四种叫法都是今天的布谷,无异议,而“戴胜”这种说法似乎只在黄春魁《草木鸟兽虫鱼考》出现,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戴胜并不是布谷鸟,“戴胜”在现代动物学中属于鸟纲,佛法僧目,戴胜科,戴胜属,戴胜(戴胜科唯一的种)

布谷的学名是大杜鹃,大杜鹃属于鸟纲,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大杜鹃,体长28至37厘米。栖息于开阔林地,特别在近水的地方。大杜鹃性孤独,繁殖期亦不成对生活。雌雄交配杂乱,不自营巢,而把卵置于其他鸟类(如苇莺、麻雀、灰喜鹊、燕尾、伯劳、云雀等)的巢内,且每个巢内只下一个卵,以防止

自己的后代自相残杀。(大杜鹃产的卵通常孵化期很短,并且雏鸟体型较大,每只雏鸟一出生便会把周围的蛋全部都推出巢外,以便得到义亲所提供的所有食物。也因此大杜鹃所产的卵有与寄主卵相似。)

现代动物学家研究表明,将卵产到其他鸟类巢中的只有杜鹃(杜鹃属下面有包括大杜鹃在内的几种杜鹃鸟,如四声杜鹃,中杜鹃,小杜鹃),因此,“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中的鸠是大杜鹃,也就是鸤鸠,而不是雎鸠或斑鸠等;《禽經》“拙者莫如鸠,不能爲巢”,说的也是鸤鸠。

2.2鸤鸠意象解读

《召南·雀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是一首颂新娘的诗,诗人看见鸠居雀巢便联想到女子出嫁,住进男家,就用来起兴。可以看出,“鸠占鹊巢”在这里并不是贬义,反而是一种褒义,表达新娘出嫁的喜悦之情,这应该是这句诗的本义。而现在我们引用“鸠占鹊巢”通常都是用来表达强占别人的住房或别人的位置的意思,词义和词语色彩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转移。

《曹风·鸤鸠》开篇“鸤鸠在桑,其子七人;君子淑人,其仪一兮”,用比兴的手法,将君子淑人比作鸤鸠,说鸤鸠养有七子,对七子的哺育是一样的,平均的,君子淑人对待子民的态度也是平均如一的。

此诗的主旨历来有争议,有的说是讽刺诗,通过赞美古代某位贵族执义均平来讽刺在位者执义不一,用心不固;有的说是赞美诗,赞美君主对待子民平均如一,且不论哪一派是对的,首先,将鸤鸠当做平均如一地对待其子的鸟,这一观点就是错误的。我们已经辨明鸤鸠就是布谷鸟,也就是大杜鹃,是一种把蛋产在别的鸟的巢穴中的鸟,而且每个巢里只产一个卵,它跟本不尽任何抚育后代的责任,并没有养育幼鸟一天,又何来对七子很平均一说呢?岂不荒谬。

因此,笔者认为,《曹风·鸤鸠》的作者很可能将鸤鸠和其他某种鸟混同起来,亦或者,后人对“鸤鸠在桑,七子七人”这句话的理解要全部推翻,重新来过。

陆玑疏“一名击谷,一名桑鸠,或曰其飼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这句话也是错误的,作者可能并没有亲身去观察这种鸟,也可能是受当时条件限制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因此才会以讹传讹地说这种鸟每天辛勤地哺育幼鸟。

三鵻

3.1鵻

鵻,黄《草》,鹁鸠也;《正韵》小鸠,即白鸠;《说文》祝鸠也;《郑笺》孝谨之鸟;《尔雅》注鳺鴀;《疏》隹,一名?鴀。今楚鳩。按鵻名不一,曰隹其,曰祝鸠,曰鳺鴀,曰鵴鸠,曰楚鸠,曰荆鸠,曰?鸠,曰康鸠,曰鷿鷱,曰鳻鸠,曰乳鸠,皆鵻之別名。详见诗缉。又靑鵻,本草,一名黃褐侯。??刻从朗从鸟。??或作??。

鵻的别名非常多,但总的来说都是指同一种鸟,现代动物学上称鹁鸪、鹁鸠,即斑鸠;《氓》《小宛》《四牡》《南有嘉鱼》中的鸠都是斑鸠。

斑鸠,在中国为常见种,属于鸟纲,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现代动物学上把斑鸠细划为山斑鸠,火斑鸠,灰斑鸠,珠颈斑鸠,鹃尾斑鸠,(鹃尾普遍较鸠尾长,并且分中央尾羽和外侧尾羽)这几种鸠的主体颜色都是灰色,体格上灰斑鸠和鹃尾斑鸠较大,火斑鸠最小,另外两种相当,在25至35厘米之间,这几种斑鸠均在我国广大地区有分布,并且都喜欢小群活动,所以不知道鵻究竟指哪一种斑鸠,大概鵻在古代会有这么多别名就是因为古人把斑鸠属的不同斑鸠粗划为一种吧,当然也是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不过可以推测不会是鹃尾斑鸠,因为其尾很长,其羽有绵密的横斑,容易识别。

斑鸠(几种斑鸠的统称,下同)通常栖息于平原,田野,村庄,丘陵地带;以植物种子、果实、昆虫为食;自营巢,喜欢成对或小群活动;形态美丽,数量较多,是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猎禽。

斑鸠数量多,常见,近陆地生活,可以想象古人在耕作与生活中会经常看到这种鸟,按常理,我们会在我们见过或者常见的物象上寄托自己的情思,无怪乎古人常在诗文中用到鸠这个意象。

3.2斑鸠意象

《卫风·氓》是一首弃妇自述婚姻悲剧的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氓》中有一句诗,“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它的开头运用比兴,把沉溺于爱情中的女子比作贪食桑葚的斑鸠,说明女子一旦沉溺在爱情婚姻当中,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之所以这样比兴是来源于斑鸠的一个特点:斑鸠爱吃熟透了的果子,这种果子过于成熟,在高温中发酵,汁液含有酒精成分,斑鸠一旦贪食就会有醉的危险,这样就很容易被抓住,变成别人的盘中餐,造成恶果。所以《氓》中的比兴是非常恰当生动的。

《小雅·小宛》是一首“没落贵族处于乱世,和兄弟相戒,希望免祸的诗”,第一章作者见斑鸠尾短形小 ,但能高飞摩天,自己位低志大,愿继承祖先父母的。这也是比兴。

《小雅·四牡》是“出使官吏思归的诗”,他公务繁忙,远离家乡,心中愁苦,思念父母,但作者为什么要写到鵻呢?为什么要用鵻来比兴呢?斑鸠总是喜欢小群活动,飞上飞下,主人公在路途中见到这群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并且和亲人朋友在一起的斑鸠就想到自己孤单一人,更感悲苦。

还有一种说法,说斑鸠是孝鸟,《左传·昭公十七年》:“祝鸠氏,司徒也。”疏云:“祝鸠,夫不,孝,故为司徒。”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因云:“是知诗以鵻取兴者,正取其为孝鸟,故以兴使臣之不遑将父、不遑将母,为鵻之不若耳。”俞樾《群经平议·毛诗》:“夫不乃孝鸟,其载飞载下,或以恋其父母使然。”这种说法更容易将主人公四项思父母之情联系在一起,但是似乎并没有什么根据,有点牵强。

《小雅·南有嘉鱼》是一首表现贵族们宴饮之乐的诗,“翩翩者鵻,烝然来思。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诗人看到一群斑鸠飞来飞去,联想到宴会中

有众多嘉宾来参加,同时也烘托了热闹的氛围。

也有人说,望着那群斑鸠,听着咕咕的鸣叫声,也许有的客人已开始商量打猎的事情了。这就隐含着宴饮后的射礼。这一说法非常新颖,虽然诗文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来,但根据当时的背景也是可能的,不过还有待考证。

参考文献:

(1)【清】黄春魁,《草木鸟兽虫鱼考》 (2)程俊英,《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 (3)许慎,《说文解字》注音版,岳麓书社,2006年1月第一版 (4)《康熙字典》中华书局,1984年第五次印刷版 (5)《中国湿地水鸟》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6)李湘涛主编,《鸟类博物馆》时事出版社,2009年9月第二版

(7)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姚小鸥,陈潇《先秦君子风范与<曹风·鸤鸠>篇的解读》,《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3期

搜索更多关于: 诗经中的“鸠” 的文档
诗经中的“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sq4w0110o6m3qp9y5t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