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应用要求
1.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发展变化过程。 2.比较神权法思想和西方宗教法的异同。
第二章 维护宗法等级制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了解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二)本章知识点 第一节 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礼治 1. 礼治的基本原则。 2.礼治的基本特征。 3.宗法制。
4. 周公制礼的意义。 5. 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第二节 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 1.“明德慎罚”思想的内容。 2.“明德”论的内容。 3.“父子兄弟,罪不相及”说。 4.周公刑法思想极其重要意义。
(三)重点与难点
1.礼治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2. 周公制礼的意义。
3.“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 4.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四)应用要求
1.西周礼治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影响。
2.比较周公的刑法思想和我国的现代刑法思想的异同。
第三章 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了解管仲、子产、邓析对西周礼治改革的思想和作用。
(二)本章知识点
第一节 管仲的改良旧礼和以法统政思想 1.“国之四维”说。 2.“三国五鄙”说。
3.改良旧法思想的内容。
5
4.管仲立法主张的特点。 第二节 子产的立法救世思想 1.子产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 2.改革内政,创立新制。 3.“铸刑书”。
4.宽猛相济的刑法思想。
第三节 邓析的“不是礼义”思想 1.竹刑。 2.“不法先王,不是礼义“的含义及其意义。
(三)重点与难点
1.管仲的“依法统政”的思想。 2.铸刑书颁布的意义。
3.子产“宽猛并用”的刑法思想。
4.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的主张及其意义。
(四)应用要求
1. 管仲、子产、邓析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及其反映在法律思想上的差异。 2.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思想对法治思想萌芽产生的作用。
第四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了解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沿革,孔子、孟子、荀子法律观的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本章知识点
第一节 儒家学派及其法律思想概述 1.儒家学派。
2.儒家代表人物思想差异的原因。 3.仁学与仁政说。 4.“为国以礼”的礼治论。 5.德主刑辅论。 6.论法与刑。 7.“为民制产”,轻徭薄赋。 8.“为政在人”的人治论。
第二节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1.《论语》。
2.孔子法律思想的内容。 3.“仁者, 爱人”。 4.孔子的礼治论。 5.孔子的德治论。 6.孔子的人治论。
第三节 孟子以“仁政”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6
1.“仁政”为核心的法律思想的内容。 2.“仁政”为核心的法律思想的意义。 3.孟子的“暴君放伐”论。
4.孟子“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论。 第四节 荀子的“隆礼”重法论 1.荀子法律思想的影响。 2.荀子的“隆礼论”。 3.荀子的重法论。
4.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论。
(三)重点与难点
1.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2.孔子的“德主刑辅”论的主张。 3.孟子以“仁政”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4.荀子“重法轮”的内容。
(四)应用要求
1. 孔子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后世的重大影响。 2.比较荀子的重法论和法家重法说的异同。
第五章 墨家的法律思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了解墨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二)本章知识点 第一节 墨家学派 1.墨家学派的特点。
第二节 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1.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2.墨家的刑赏论。
3.墨家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主张。 4.墨家的尚贤论。
(三)重点与难点
1.墨家法律思想的主要代表及其主特点。 2.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观的主要内容。 3.墨家“刑赏论”的主要表现。
4.墨家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主张及其意义。
(四)应用要求
1.儒、墨两家法律思想的分歧表现。
2.墨家的法律思想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上的特殊地位。
7
第六章 道家的法律思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了解《老子》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庄子》中的法律虚无主义的的法律思想
(二)本章知识点
第一节 道家学派及其法律思想概述 1.道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老子》中的法律思想 1.《老子》“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 2.《老子》否定仁义、圣智、法度的主张。 第三节 《庄子》自然主义的法律思想 1.《庄子》的自然法思想。 2.《庄子》的毁法论。
(三)重点与难点 1.《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自然法主张及其社会意义。 3.《老子》对认定法的批判及其意义。 4.《庄子》“毁法论”的主张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四)应用要求
1.道家法律思想的局限性及其进步意义。
2.道家的“道法自然”论与法律虚无主义的关系。
第七章 法家的法律思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了解法家的变法和法治理论,商鞅、韩非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本章知识点
第一节 法家学派及其法律思想概述 1.法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商鞅的“法治”理论 1.商鞅的“法治”理论。 2.商鞅的法的起源与变法论。 3.商鞅的刑赏论。
第三节 慎到的“势治”理论 1.慎到法律思想的内容。
第四节 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 1.韩非的变法论。
2.韩非的“以法治国”论。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