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别差异性
1、含义:人和人不一样
2、常考例子:有的人少年早慧和,有的人大器晚成;有人喜欢文科,有人喜欢理科。 3、启示:因材施教
第四章 教育目的
考点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含义:劳动能力协调发展 内容:
(1)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2) 片面发展原因:旧式分工;
(3) 全面发展的基础:机器大工业生产;
(4) 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5) 全面发展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五章 教师专业发展
考点 教师劳动的特点
1、示范性:表率
9
例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 为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创造性
(1) 因材施教
(2) 教育教学原则及其方法的运用与选择
(3) 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
(4) 教育机智3、复杂性:
4、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5、隐含性
(1) 潜在/间接:效果无法直接观察
(2) 滞后/长期:劳动效果周期长总结:
示范性:做学生的榜样和表率创造性:工作不能死板 隐含性:工作效果间接又长期
10
第六章 课程
考点1 古德莱德课程类型:
(一)理想的课程:教育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应开 设的课程
(二)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列入学校课程表课程
(三)领悟的课程:任课老师备课阶段所领悟的课程
(四)运作的课程:教师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
(五)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际体验到的东西考点2 课程类型
(一)按课程内容的属性分类1、学科课程:
学习内容:间接经验/二手经验2、活动课程:
学习内容:直接经验/一手经验
(二)按课程的组织方式分类1、分科课程。
组织方式:从一个学科领域选择知识。
11
例子:政治课、历史课2、综合课程。
组织方式:打破学科界限,从多个学科领域知识。例子:社会课=政治课+历史课。 (三)按课程开发、管理主体不同分类 1、国家课程:一级课程, 主体:中央教育行政机构2、地方课程:二级课程,
主体: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 3、校本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 主体:学校教师开发 (四)按课程的任务分类
1、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读写算基本能力。例子:语文课上教学生字词句。 2、拓展课程:开拓学生视野。
3、研究课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五)按课程计划对实施的要求分类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