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铃薯的利用现状及进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 1:37: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马铃薯的利用现状及进展

一、引言

马铃薯是世界广泛种植的高营养的重要农作物,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中国是全球第一生产大国,在世界上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马铃薯的发展,在诸多因素中品种的作用是最重要的,研究马铃薯的传播史有利于防止其在无性繁殖过程中的严重退化现象,使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现以运用实生苗育种和由常规育种转向多途径育种,丰富了育种资源。

二、马铃薯简介及分类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多年生草本,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属于茄科茄属。块茎可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可入药。

马铃薯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种(100天以内)、中熟种(100-120天)、晚熟种(130天以上)[1]。

三、马铃薯的起源与传播

野生马铃薯分布在美国南部、墨西哥、中美洲以及几乎整个南美洲,在全世界有 150多个野生种[2]。原始人类在南美洲见到野生马铃薯可能约在1400 年前,也许还要更早一些,但其由野生逐渐向栽培植物进化则约发生在公元前5000 到2000年。

野生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被当地印第安人培育。16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将其带到欧洲,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1719年由爱尔兰移民带回美国,开始在美国种植。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传播到中国[3]。

四、主要栽培品种或种类

马铃薯在原产地就有几百个品种,在世界各地又不断地培养新品种,目前全

世界有几千个品种,有含淀粉比例较高,适合作为主食的,也有适合作为蔬菜食用的。人们根据不同的用途培养出很多新品种,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等品种,地下块茎有圆形、卵形和椭圆形,其皮色有红色、黄色、白色和紫色的不同品种。一般用块茎上的“芽眼”切下播种,如果用种子种植,很快就会产生变异,因此非常容易出现新品种[4]。

五、马铃薯的主要品种及特性

1、早熟品种

马铃薯早熟品种是指出苗后60-80天内可以收获的品种,包括极早熟品种(60天)、早熟品种(70天)、中早熟品种(80天),这些品种生育期短,植株块茎形成早,膨大速度快,块茎休眠期短,适宜二季作及南方冬作栽培,可适当密植,以每公顷60000-67500株为宜。栽培上要求土壤有中上等肥力,生长期需求肥水充足,不适于旱地栽培,早熟品种一般植株矮小可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用。品种:中薯2号、中薯3号、中薯4号、费乌瑞它、东农303、鲁马铃薯1号、超白、泰山1号、呼薯4号、克新4号、克新9号、豫马铃薯2号(郑薯6号)、豫马铃薯1号(郑薯5号)[5]。

该品种适宜中原二季作和南方冬作区栽培,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均有栽培。 2、中熟品种

马铃薯中熟品种是指出苗后85-105天内可以收获的品种,这些品种生长期较少,适宜一季作栽培,部分品种可以用于二季作区早春和南方冬季栽培,以每公顷45000-52500株为宜。品种:克新1号、克新3号、新芋4号、坝薯9号、大西洋、冀张薯3号(无花)。

该品种适宜北方一季作区种植,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等地有栽培。

3、晚熟品种

马铃薯晚熟品种是指出苗后105天以上可以收获的品种,这些品种生长期长,仅适宜一季作栽培,一般植株高大单株产量较高,以每公顷45000株左右为宜。品种:克新11号、米拉、坝薯10号。

该品种适宜北方一季作区种植,黑龙江等地有栽培。

六、马铃薯的保存方式

马铃薯鲜薯可供烧煮作粮食或蔬菜。但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有困难。为此,世界各国十分注意生产马铃薯的加工食品,如法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 、蛋卷等,为数达100多种[6]。马铃薯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作饲料,但其中含龙葵碱,须防止引起牲畜中毒。中国一些地区利用马铃薯茎叶做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当地习惯马铃薯的储运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1、沟藏:辽宁旅大地区; 2、窖藏:山西和西北地区; 3、棚窖贮藏:东北地区多用; 4、通风贮藏:一般散堆在库内; 5、化学贮藏:南方夏秋季节收获时常用。

七、马铃薯在我国和我省的分布

马铃薯传入我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东滕州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洞口县位于雪峰山盆地,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态条件相当好,由于雨多、雾多、气温较低特别适宜马铃薯的发展,生产高产,优质、无毒的马铃薯。马铃薯个体均匀、病虫害少、淀粉含量高、味正、个大、皮薄、色鲜,马铃薯食品香甜可口[7]。

根据2007年5月下旬在中国贵阳市举行的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年会公布的信息,从1996年到2006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了30%,年产量已突破7000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跃升至世界首位。马铃薯已成为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中国第四大作物。近5年来 ,中国马铃薯消费量增长了40%,是世界上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而在生产的地域分布方面,内蒙古、甘肃、云南和贵州等4个省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5%[8]。

河南省多分布在土地肥沃,昼夜温差大的地方,在开封郑州信阳等地均有分

布。

八、马铃薯目前的主要病害

土豆的病害主要是晚疫病,防治措施,首先,严格检疫,不从病区调种;第二,要做好种薯处理,实行整薯整种,需要切块的,要注意切刀消毒;第三,在生长期,如发现有晚疫病发病植株,应及时喷药防治。

土豆的虫害主要是蚜虫、28星瓢虫和地下害虫,主要防治方法有:蚜虫防治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或10%蚜虱一遍净(蚍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进行防治;28星瓢虫用80%敌百虫500倍液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成虫即开始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蛴螬和地老虎,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克加水溶化后和炒熟的棉仔饼或菜仔饼或麦麸20公斤拌匀作毒饵,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诱杀,或用辛硫磷颗粒剂812粉,随播种施入土壤进行防治[1]。

九、结论

马铃薯的传播过程和现状都说明马铃薯是世界粮食市场上一种重要食品,是新世纪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因此,采用健康无病,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新品种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粮食产量的关键,尤其是选育优质加工品种对提高产值,改善人民生活,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慧生. 马铃薯技术百问百答[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作物卷[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星川清. 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M]. 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4] 田波,张广学等. 马铃薯无病毒种薯生产的原理和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孙周平,李天来. 马铃薯促早熟栽培技术问答[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张保军,杨俊丰等. 专用马铃薯栽培及初加工技术[M]. 兰州:甘肃科技技术出版社,2003

[7] 孙慧生,杨辉. 中国马铃薯研究和生产开发[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业统计资料[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搜索更多关于: 马铃薯的利用现状及进展 的文档
马铃薯的利用现状及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sxd163yxb7yqpo85nf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