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汽车理论余志生-课后习题答案(正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3:19: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动减速度上升时间?=0.02s。

''23) 求制动系前部管路损坏时汽车的制动距离s,制动系后部管路损坏时汽车的制动距离s'。

分析:1)可由相关公式直接编程计算,但应准确理解利用附着系数和制动效率的概念。注意画图时利用附着系数和制动效率曲线的横坐标不同。

2)方法一:先判断车轮抱死情况,然后由前(后)轮刚抱死时的利用附着系数等于实际附着系数求得制动强度。 方法二:由利用附着效率曲线读得该附着效率时的制动效率求得制动强度。

3)前部管路损坏损坏时,后轮将抱死时制动减速度最大。计算时,注意此时只有后轮有制动力,制动力为后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同理可得后部管路损坏时的情况。 解:1)前轴的利用附着系数公式为:?后轴的利用附着系数公式为:??f??z1?b?zhg?L,

r(1??)z1?a?zhg?L

该货车的利用附着系数曲线图如下所示(相应的MATLAB程序见附录)

第 33 页 共 59 页

制动效率为车轮不抱死的最大制动减速度与车轮和地面间摩擦因数的比值,即前轴的制动效率为E后轴的制动效率为E曲线如下图所示:

rf?z?f?b/L???fhg/L,

?z?r?a/L(1??)??rhg/L,画出前后轴的制动效率

2)由制动距离公式

12ua0???1???2s???2??ua0?3.6?2?25.92abmax2,已知

?2???2?=0.03s, ua0=30km/h,φ=0.80,需求出abmax。利用制动效率

曲线,从图中读出:φ=0.80的路面上,空载时后轴制动效率约等于0.68,满载时后轴制动效率为0.87。 a=制动

bmax效率*φ*g

第 34 页 共 59 页

所以车轮不抱死的制动距离(采用简化公式计算): 空载时满载时

1302s??0.03?30?3.625.92?0.67?0.8?9.81302s??0.03?30?3.625.92?0.87?0.8?9.8=6.86m =5.33m。

3)求制动系前部管路损坏时汽车的制动距离s,制动系后部管路损坏时汽车的制动距离s'。

①制动系前部管路损坏时 则在后轮将要抱死的时候,Fa?a得:z?L?,?hgbmaxXb?Fz2??G(a?zhg)??GzL

bmax?zg

22bmax空载时,a=3.56m/s,满载时a=4.73m/s。 制动距离:

2ua?2''10s?(?2'?)ua0?3.6225.92abmax

解得空载时s=10.1m,空载时s=7.63m。 ②制动系后部管路损坏时 则在前轮将要抱死时,

b?a得:z?L?,?hgbmaxbmax?zg

22bmax空载时,a=2.60m/s,满载时a=4.43m/s。 制动距离:

2ua?2''10s?(?2'?)ua0?3.6225.92abmax

解得空载时s=13.6m,空载时s=8.02m。

4.4在汽车法规中,对双轴汽车前、后轴制动力的分配有何规定。说明作出这种规定的理由。答:ECE制动法规何我国行业标准关于双轴汽车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要求见书P95。作出这种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

第 35 页 共 59 页

定性和有足够的制动效率。

4.5一轿车结构参数同题1.8中给出的数据一样。轿车装有单回路制动系,其制动力分配系数??0.65。试求: 1) 同步附着系数。

2) 在??0.7的路面上的制动效率。

3) 汽车能到达的最大制动减速度(指无任何车轮抱死)。 4) 若将该车改为双回路制动系统(只改变制动系的传动系,见习题图3),而制动器总制动力与总泵输出管路压力之比称为制动系增益,并令原车单管路系统的增益为G’。确定习题图3中各种双回路系统以及在一个回路失效时的制动系增益。

5) 计算:在??0.7的路面上,上述双回路系统在一个回路失效时的制动效率以及能够达到的最大减速度。 6) 比较各种回路的优缺点。 解:1)同步附着系数:?2)制动效率

Q???00?L??b2.7?0.65?1.25??0.80hg0.63。

,前轮先抱死。制动效率为:

Ef?b1.25??0.95L???hg2.7?0.65?0.7?0.63bmax3)最大制动减速度:a制动系增益 双回路系统 1回路失效a) G’ 0.35 G’ ?Ef??0.95?0.7?0.665g4)易得各种情况下的制动系增益如下表所示:

b) G’ 0.5G’ 第 36 页 共 59 页

c) G’ 0.5G’

搜索更多关于: 汽车理论余志生-课后习题答案(正确) 的文档
汽车理论余志生-课后习题答案(正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t78u8ucx557eja0pqkz5136q5t3m0006rm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